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為他要去吃好吃的啦。
說來慚愧,在現代一直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古代的作物天生天長,不使用化肥和農『藥』,依靠食物天然的味道,應該最好吃。
但是夏安然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們,沒有!!
沒有化肥,只有有機肥的植物,尤其是在農家肥缺乏的情況下,味道並不好。
事實上對於植物來說,化肥只是一種將他這個生長期最需要的元素提煉出來,放在植物邊上,讓他可以隨意攝取的物質。
譬如長葉的時候就給氮肥,結果時候就施加磷肥。其本質來說,化肥和農家肥,對於植物並沒有差異,因為植物攝取的,也無非是它所需要的氮磷鉀等這一些適量的微量元素而已。
化肥的危害在於對土地留下的殘害,以及過量或者違規使用化肥之後,隨著農業用水排到溝渠江海所引起的河流富營養化。
也就是說,對於一棵植物來說,你使用化肥還是有機肥,對他大體沒有區別,可能唯一有差異的是,有機肥的針對『性』更弱一些且需要土壤分解消化,而化肥的針對『性』更強,而且直接可以被植物食用。
對於使用化肥的植物而言,他根本不需要腦子,所有的食物都在他的面前,只要顧著吃就行了,而是對於使用有機肥的植物而言,有機肥的元素釋放需要經過發酵,且其短時間內提供出來的物質有限,屬於緩慢釋放型別,需要植物耐心得等待它分解完才能攝取。
而有總有一些元素,是他得不到的,所以它的生長速度會遠遠低於使用化肥的植物的生長速度。
因為長的時間更久,也更慢,就會有人覺得它的口感會更好一些,味道也更香濃。
但是就營養成分而言,沒有區別。
但是哪怕國家已經無數次的普及,洋雞蛋和土雞蛋的營養成分是一模一樣的,單黃蛋和雙黃蛋,也並不存在於雙黃蛋的營養更好,除了口感,並沒有任何差異,而就這點差異,其實大部分人,並不能感覺出來。人們還是『迷』信著有機食品更有營養。
至於野生的植物味道更美可能這一情況,只存在於極少數動植物之間。野生的未經過馴化、沒有經過調養培育的水果簡直慘不忍睹。
一代一代的基因改良和培育,會使得植物更加向人類所期待的方向前進,比如更甜,比如口感更脆,比如皮更薄。
但是這一切的改變本身是和植物生長的規律『性』所違背的。
野生狀態的水果,它對於它的果實的希望:是皮越厚越好,只有如此它的皮才能夠保護裡面的種子在它成熟之前不要被別的昆蟲啃食,從而影響它們的果肉品質,使得真正期待的授種人不想吃。
所以但凡是野果,除非是經過人類馴化後培育出的某個品種再次野化後的,單純的野果味道都不怎麼好,野菜亦是如此。
人類的馴養本身就是將所有不利於植物和動物的成分人為干涉撇除,讓它們在一個絕對安樂的環境中愉快得成長,最後變得更好吃。
其中的手段包括犧牲動植物的自我繁殖能力,讓它們將用於繁殖的能量供給給如今的果實,味道自然更加鮮美。
至於農『藥』,更不必提了,整個一個東漢時期,夏安然都在和農『藥』作鬥爭。
菌類和昆蟲對於一種新的『藥』物的耐受『性』基本上撐不過五年。也就是說,在五年的時間內這塊土地使用這一個土製農『藥』是有效果的,那麼五年後,一代一代在這些農『藥』中勉強生活下來並且繁衍出的害蟲,就完全可以平靜得以這些噴了這種農『藥』的蔬菜了。
甚至連肚子都不會拉!一點都不尊重辛辛苦苦做農『藥』的人!
土製農『藥』毒『性』很低,夏安然自然也是不敢使用劇毒『藥』物,畢竟東漢人不要說用流水沖洗了,直接拔起來吃的都大有人在。
尤其在東漢,用來驅逐這些害蟲的農『藥』多半隻是以濃烈的氣味作為攻擊手段,本身的毒『性』並不強,如此,除了交替使用農『藥』之外避免使其產生耐受『性』,沒有別的辦法。
東漢農司到後期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配置農『藥』,要求成本儘可能的低,配比方法也要足夠簡單,對人體也要儘量無害,在沒有檢測儀器的時代,夏安然簡直要被農『藥』資料和數不盡的小白鼠、蟲子等試驗品給『逼』禿頭。
但是話說回來,夏安然必須要承認的是就肉類而言,古代是贏了的。
不過這些原因和品種沒有關係,主要是因為地廣人稀的古代可以奢侈得讓牲畜們自由的撒歡奔跑。
比如在東漢夏安然吃的就是西涼特供牲畜,就是那種後世人想破頭的吃牧草和山泉水長大,每天還要奔跑好多公里的羊咩咩的肉。
還有吃小蟲鬥小蛇長大,上躥下跳的戰鬥雞和戰鬥鴨。
那是真的好吃。
又香又筋道,滿口噴香,可以嚼很久。
所以,兩頭烏也一定特別好吃,還有兩頭烏做出來的金華火腿,一定特別特別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