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有土地,卻被強迫撤離的居民們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時,便發現這一塊地方已經大大的變樣。
不光是水井的修復,曹軍的人還極其快速的建立起了灌溉設施,他們開墾出的良田又深又好,曹軍的犁比袁紹治下的鋒利的多,也要更深一些,挖出的土地都是肥沃的黑『色』土壤,他們甚至帶來了自己腐熟的肥料,距離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到回來,不過才過了兩三個月的時間,這兒的一切就已經變得令他們有些陌生。
這時原來以為不會回來人的兗州人,和原來以為回來會看到一片荒地,結果卻已經成了肥沃的土壤,但是這片土壤被別人種了的糧的冀州人都陷入了一種尷尬的沉默之中。
這,這一時之間大家竟然都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兗州人以為這裡已經荒廢,來重建的,而冀州人表示:老子還沒死但是是戰敗方,好,好憋屈。
還沒等他們開始爭論,已經有了準備的曹營便來叫停,並且向雙方說明了情況,同時提出瞭解決方案,土地自然歸了原有人,但是原住民需要在當季糧食成熟後分四成給開墾的兗州人,同時,如果不願意拆除現有水利裝置的話,需要幫兗州人搭建水利裝置。
相對來說比較公平了,因為如果沒有兗州人給種下糧食的話,冀州人就要錯過春耕啦!而且種子也好,底肥也好,都是兗州人拿來的,而且現在時間尷尬,雖然兗州人可以再開墾田地,但是他們也已經錯過春耕了,只能種一下端季的蔬菜應付,再等秋播。這段時間他們若無收穫不就太可憐了嗎?
至於有那麼幾個見曹營的軍士好說話,便有些想蹬鼻子上臉撒潑打滾的情況,直接被曹『操』的人強行徵召提前服役去了,畢竟他們今年的勞役還沒完成呢 ,什麼,剛剛回來?呃,那是被反軍徵辟的,不是我們正規軍哦!
總而言之,曹軍如今的境況與旁人想的並不一樣,就夏安然所見,目前他們是並不懼怕與旁人再打一仗的。
而同時,在這一場物資的運送中,騾子的作用終於被人們發現,騾子的耐力也好,拉力也好,『性』格也好,都比驢要好的多,而且它的最大優勢在於,它吃的比馬少,乾的比馬多,簡直可以稱得上勞模,絕對是所有剝削階級最愛的那一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連原本心懷偏見的畜官也必須要承認騾子的優異之處,尤其是作為運力。
但是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再讓驢往他心愛的小母馬身上騎的,絕不!
雖然騾子很有用,但是曹營的目前狀況還是缺少馬匹,珍貴的母馬用來生小馬駒還來不及呢,哪裡就有空餘讓她們生驢崽了呢,夏安然靈機一動,問道,那如果讓女驢生馬崽子呢?
既然公驢可以使得母馬產仔,那麼公馬應該也能夠讓母驢產仔吧?
畜官同他對視了片刻,眼睛慢慢的亮了起來。
應該可以的吧,夏安然好像有這個印象。
他乾咳一聲,一起看向了驢圈。
在這一年的春天,曹營留在馬圈裡的小公馬們,除了需要招待千嬌百媚的小母馬,還迎來了千嬌百媚又嬌小可人的小母驢,經過一個春天的耕耘之後,他們在夏天收穫到了大幅便便的母驢。
但是受孕的母驢只有不到三成,機率遠遠低於預料,這個資料讓他們都有些失落,畜官看著度過了發情期已經在悠哉悠哉啃著牧草補充體力的公馬,表情別提多恨鐵不成鋼了,若不是強自按捺,只怕要指著公馬說:你怎麼還不如一頭驢喲!
咳,倒是夏安然知道這個有基因問題,不完全是雄『性』能力問題,公驢使得母馬懷孕的能力的確是要高於公馬讓母驢懷孕的機率,所以騾子才會在最初出現呀,而馬騾卻十分稀有。
雖然有些責怪公馬不爭氣,但是無論如何知道了方法,明年就有辦法了,等明年優先安排母驢和公馬先來個春風幾度,觀察一下如果沒有妊娠反應,再和公驢關一塊兒,總能有個收穫吧。——夏安然『摸』著下巴想。
正當眾人以為曹『操』會先去解決三番兩次挑釁的張繡軍的時候,卻發現他們似乎沒有渡河的打算,而是就在黃河對岸一路西行,一路走一路掃『蕩』周邊的山匪,很快就到了洛陽區域。
是的,曾經荒涼到了連山匪都不再聚集的洛陽城周邊,因為這幾年來受到兗州、豫州、冀州、荊州四個臨近州郡的經濟輻『射』,漸漸開始有了人員居住。
而且在失去了帝都的身份之後,民眾們反而能獲得一種安全感。
也就是說,如今洛陽的人民心裡的想法大概就是皇帝在的地方=離離離遠些!一定沒好事!
而隨著民眾的逐漸迴歸,人類史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強盜也很快跟著一起迴歸了,當他們被曹軍逮住的時候,這些強盜們滿臉的不敢置信,就像是寫著:你們怎麼來的那麼快!
事實上,和他們有同樣想法的還有李榷。
在將小皇帝送回之後,李榷和郭汜二人便帶兵趕緊扭頭往回走,這時候他們都顧不得還在乾旱時候以及缺少糧草這件事了,只想著趕緊逃走再說。
有關軍糧,他們後來搶了幾個大家族的存糧,又遇到了氣候轉好,雖有減員,但是也勉強撐了下來,之後李榷、郭汜二人便領軍在西邊和馬騰、韓遂等人打得熱熱鬧鬧,完全沒有注意過東邊的動靜。
直到這一年秋,曹『操』的部隊大規模的西近,以破竹之勢打入了了長安。
會選擇優先攻打李榷、郭汜二軍,就名義上來說是為了平『亂』,畢竟目前就他們這兒還在互相捶打對方狗頭,但是實則完全是因為西涼兵所擅長的也是騎兵。
曹軍的目的是為了儘量的留下活口。
如今,他們馬匹的缺口還很大,所以他們並不想使用對於馬匹傷害很大的,以弓箭手對待輕騎兵的戰略方法,而同時他們想要在馬鐙和馬蹄鐵還沒有在西涼軍中普及的時候,先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畢竟馬鐙的發明,對於曹軍來說是降低了對優秀馬匹的依賴程度,以及培養新手的成本。但是對於本就擅長騎『射』的西涼兵來說,這隻會使得他們如虎添翼。
如果可以拿下當然最好,如果拿不下也要儘可能的搶……啊不是,收繳更多的馬回來,這一次哪怕是母馬,也要一起收繳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