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還是不提醒了。
今天剛剛被戳了下心窩子的系統表示,統統不開心,統統有脾氣,統統才不告訴宿主,宿主已經被任務目標的父親看上了呢。
這邊廂,三百學子出宮後,驗卷功課就緊羅密佈得開戰了。
雖說殿試的主考官是皇帝,但是顯然皇帝並不可能一一將試卷看過去,殿試有幾個副考官作為閱卷官代為閱卷,本朝選了五名,每張試卷都會在五名閱卷官手中傳過,再會有最終評分。
每位閱卷官都會在卷面寫下自己認為的平等,最右為圓最劣為叉,當然其實到了這個程度上的卷子幾乎不可能出現叉的,但是也不是沒有。
前朝有個學子來考試,學問極佳,但是來考試的目的就是寫了一篇錦繡文章大罵前朝首輔。
這樣的文章,自然得了叉。
本朝,目前為止還沒這種情況,也最好不要有。
就在諸位閱卷官翻閱試卷之時,忽然一個宦官走了進來,是皇上身邊頗為信任的柳公公。
進門口雙方互相寒暄了一番,柳公公最後在諸人不解的目光中,拿走了備案的稿紙。
五位閱卷官面面相覷,隨後神『色』均是一肅。
今上拿走稿紙的目的……莫非是,不信他們公平閱卷?於是想要看過稿紙,心中好有個數?
說實話,公平閱卷,的確是不太公平的。
三百份試卷,要這五人在一夜內全數讀完,這五位還是朝堂內的中流砥柱,閱卷之餘還要辦公。
這樣下來,他們閱卷時候自然不會看的非常仔細,通常就是見字跡端正秀麗或有風骨者,多幾分注意,潦草者便粗粗畫個點,就這麼過去了。
而且,下一位閱卷官非常容易被前一位閱卷官所影響,尤其是見到前任畫了點,他自然不好畫尖或圈,否則不是得罪人嗎?
同僚說這文章一般般,你說這文章不錯啊,或是極好。
還想不想愉快的做同僚啦?
但是現在今上突然拿走了稿紙,就如同醍醐灌頂一般,在這五人頭頂敲響了警鐘。
本來三百份試卷,是由這五人選出最佳的十份,呈到御前,皇帝看到的,也就是這十份,他再在十份裡面點出狀元榜眼探花,餘下的七份便是二甲了。
可以說,殿試雖為皇帝監考,閱卷,實則還是掌握在大臣手中。
當然本朝因為新立緣故,吏治亦不算腐敗,所以這種欺上瞞下的事情還真是沒有的。
最多就是大家心知肚明而已。
交換了一個視線,這幾人看向方才已經批閱的文章多了幾分慎重,紛紛重新拿來再做審閱。
其實這又是他們想太多,既然點了這五人,皇帝還是非常信任他們的。
拿走稿紙,只是因為皇帝知道了這屆考生中出了一個怪才。
說到底還是夏安然在春闈考試上在稿紙上塗塗寫寫造成的結果。
夏安然此名之前在日理萬機的皇帝耳朵裡面是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的,雖然他做出了資料比對法,但是在皇帝這裡,聽到的就是“姑蘇一小兒”而已。
倒也不是有人想要貪圖這份功績,而是一片好心,夏安然當時只有十來歲,實在不宜有太多矚目,這稟奏之人也是起了愛才之心,怕傷了仲永。
何況,若是說了,陛下心中也不會留心,但是若這小兒能夠爭氣,最終能走進這朝堂,屆時再美言幾句,還怕陛下心中不想起他?
誰也想不到,這一日來得這樣早。
春闈之時,這小兒在稿紙上所言之語恰被閱卷官注意到,連夜呈至工部侍郎處,翌日工部上上下下便動了起來,這人言之有物,加之工部本就匯聚了全國最擅長此技之人,大家紛紛一看,覺得似乎可行。
之後春耕,便在奏請皇帝后,在皇莊做了試行。
這事到了皇帝這裡就沒這麼簡單了,稿紙被謄抄後,正本被皇帝看了好幾遍,今上又抽出了夏安然的正卷,一看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才有了這次今上特抽夏安然稿紙之事,當今正是想看看這小子會在殿試上的稿紙寫些什麼呢,誰知歪打正著,使得本次閱卷更加慎重了。
喜歡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請大家收藏:()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