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嚴饒有興致地:“那麼這句偈語,你怎麼看?”
羅一回答:“我以前只是把這句理解成讓人們追求把萬事看空看淡的一種心靈狀態,但後來我看到了這句偈語出處的全文釋義,我又有了新的感悟。”
老嚴和秦淑珍交換了下眼神,又滿意地點點頭,說:“淑珍,這個年輕人要是在你的公司就好了。”
秦淑珍說:“那簡單,羅一的老闆是我的老同學,我找她要過來就行。”
“君子不奪人所愛,順氣自然吧。”老嚴又示意羅一繼續說。
羅一接著說:“我新的感悟是,這句偈語,實際上是教給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辯證法和唯物論。”
“哦?這我倒是第一次聽說。”老嚴顯然來了興致。
秦淑珍滿意地笑著說:“小羅,講講你的心得吧,我也學習學習。”
“您這樣說我可就不敢講了,就是自己一點點感悟。”羅一喝了口茶說,“這句偈語的大致意思就是世間一切已有的事物和方法,都像夢幻泡影一樣,又好像花間露水雲間閃電,是永遠運動和變化的,沒有長久不變的規律,看待事物和解決問題都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判斷來尋求合適的方法。這說得不正是辯證法和唯物論嗎?”
屋子裡安靜了下來,三個人都若有所思,只有嫋嫋檀香和徐徐茶氣在空中飄散,彷彿是有意為這靜止的場景新增了動態和生機。
“有意思。”老嚴開口說,“把佛教偈語和哲學理論聯絡在一起,而且結合得很貼切。”
在老嚴面前,秦淑珍顯得不那麼強勢了,話也不多。
羅一聽不出老嚴的讚許是否真心,更無法從老嚴的眼神裡觀察出任何資訊,他簡直對老嚴一無所知,所以只能保持著謙虛地微笑。
老嚴又問道:“辯證法和唯物論,你還能舉出其他的例子嗎?”
羅一想了片刻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但他沒有急於回答,這既是對於提問者表示的尊重,也是為了體現自己的沉穩。
“《淮南子》裡提到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其原因就是因為水土不同。古人的智慧沿用至今,也恰恰與辯證法和唯物論相吻合。”羅一看著老嚴的眼神,依舊是什麼也觀察不到。
“好!”老嚴笑這問,“你經常藉助古人的典故來看如今這個世界嗎?”
“古往今來,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而且我認為儘管現在科技呈現爆炸式的發展,但古人的智慧永遠不會過時,相反,很多古人的智慧仍然超前於現在。”
老嚴追問:“解釋一下。”
“比如說金字塔,以當時的科技水平,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古人確實建成了金字塔。究竟當時的古人憑藉自己的智慧如何實現的?到現在也是個不解之謎。再比如中國許多的瓷器,有一些器型和紋色直到現在依然沒有成熟的技術能夠仿製出來。”羅一又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人早就領悟到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的前進,而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又要有博大的胸襟與高尚的品德,寬厚待人,容載萬物。古人領悟出來的亙古不變的道理,我們一直沿用至今。”
“實際上在如今科技如此飛速發展的時代,很多古人的道理反倒是現代人孜孜以求而又無法做到的。”老嚴插了一句。
“對,如果說古人的道理現在還有人在追求著,那麼多少年後,可能就真的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因為現在手機已經把年輕人牢牢地掌控住了,年輕人不會有人在關注什麼過去的理論,他們關心的只是手裡這個能夠看到全世界新鮮事物的東西。”
這天晚上,三個人聊到了很晚,最後老嚴說:“淑珍,小羅是你的資源,但我想以後和他有更多的溝通,你不會介意吧。”
“你說呢?”秦淑珍笑著反問道。
“哈哈。”老嚴也笑了笑,拿出一張名片遞給了羅一,他說,“年輕人,很高興認識你,以後歡迎你來我這裡喝茶。”
羅一受寵若驚地雙手接過名片,又雙手把自己的名片遞了上去,恭敬地說:“嚴老師,能認識您是我的榮幸。”
回家的路上,羅一拿出剛剛拿到的名片。老嚴的名片很簡潔,屬於那種中式水墨風格的,羅一這才知道老嚴的名字叫做嚴保山,可是名片上除了姓名之外只有一個電話,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公司名稱或者職務之類的資訊。羅一不由得覺得好笑,這一晚都不知道幹什麼去的,而且和對方聊了一晚上,還是不知道對方究竟是做什麼的?
喜歡業務狂人請大家收藏:()業務狂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