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有一次生產排程會。
這已經成了一個制度。有人形容,說這個排程會,就是一個扯皮會。
也確實是。一線生產分廠指責大修分廠,我把一個搬運工件的小推車送你那裡修理,有一個月了吧。就是排計劃,也該輪到了吧。不就是一隻輪子壞掉,換一個新的。這樣簡單的事,你要拖上一個月,不能解決。準備拖上一年嗎?
大修分廠會有反駁。同志,我們分廠的名稱,你應該懂吧。大修。什麼叫大修,你不懂嗎?你那個小推車,缺一個輪子,自己分廠沒人修理嗎?你分廠是有機修工的。難道機修工不會換一個輪子。
這樣說了後,大修分廠的負責人還嫌沒有說過癮,還會搬出類似於比喻什麼的。
我們大修分廠,是治疑難雜症的。大修,就是動大手術的。懂嗎?就跟大醫院裡的專家一樣,是解決大毛病,比如癌症一類的。你個頭疼腦熱,找專家,是不是找錯了人。
這樣的扯皮,只要不是當事人雙方,其他人就抱著手臂看熱鬧。有時候嫌事兒不夠大,有人還會說幾句挑撥關係的話。
這樣的扯皮會,遠峰也頭疼。
他有心解決,因為要忙的事情太多,一時沒有顧及到。
這種扯皮的問題,一定要解決。珍貴的時間,被這種扯皮給磨掉不少。
主持排程會的柏堅強開始時,還勸架。幾次勸解之後,他也疲勞了。因為勸解到最後,問題全歸總到他這裡。他攬下了事情,就得有結果。
想想,這是何苦。原本是兩個部門之間的事情,因為柏堅強的介入,踢皮球的雙方,卻賴上了柏堅強這個裁判。
柏堅強跟遠峰說過,說他可能要投降了。他只能步前人的後塵。意思是,這種排程會,也就流於一個形式吧。只提出問題,不能解決問題。
聽柏堅強這樣說,遠峰問:“你為什麼不步我的後塵。”
因為,遠峰當總經理時,對這種扯皮會,有了解決的辦法,就是小問題不允許上這種會上來說。大問題在這種會上說,限時。
需要解決時,也有時間限定。排程會後,遠峰盯著問題的解決。
其實,有些扯皮的事情,真的到現場後,三下兩下,問題就解決了。並沒有打嘴皮子仗時想象的那樣難。
這樣的排程會,遠峰只要沒有外出,也會參加。但他很少說話。用他對大家說的,我只是帶著耳朵來聽的。
這個星期的排程會上,遠峰講話了。他說了各個生產分廠加班加點的問題。困為這已經成為共性問題。
在與會者感覺,這是破例的。加班加點,可以說,自從這個企業誕生那天起,就開始了。
這事,也要拿到這種會上來說嗎?
在山裡時,那時叫958廠,加班加點是常事,而且沒有一分錢的加班費。只發一張免費餐票。
從山裡遷出後,加班有加班費,超工時有超產獎。
後來,這裡面有了變化。管理者變著法子剋扣工人的加班費,包括超產獎金。因為不這樣做,分廠和班組的小金庫就建不起來。
遠峰在排程會上說這個問題,是吹風,是要大家行動起來,找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自然,遠峰提及的這個問題,看起來,不是好大的事。但認真想了,這事,還真的不小。但要解決,難度不小。
排程會後,遠峰先行動起來。
他召開座談會。
他與職工代表,面對面討論加班這個問題。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不是口頭上一說。工人們在生產一線,有許多想法。有的,不一定對。但,其中會有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