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是市場形勢大好,那不是加班就可以解決的,而是應該增加生產線,或者多開一班,由兩班倒,變成三班倒。
為什麼要加班?
加班,通常只是一個臨時的應急手段,而不是常態化。
我們說,要守法。
隨意把八小時工作變成十二小時工作,是守法嗎?
勞動法規定的是八小時工作制。
長期加班,讓工人們身心疲憊,對於企業的凝聚力,是有大影響的。
束凱說:“遠端一直提倡的,多做奉獻。”
遠峰問:“讓職工們多工作,少給報酬,就叫奉獻嗎?曲解了。”
“......”在座的三個負責人相互看了,不再說話。很顯然,遠峰站在工人們的角度上,在幫工人們說話。
遠峰說:“我突然想啊,把所有的管理者工資下調,每個人奉獻出百分之三十的工資,應該不影響生活吧。這百分之三十,當成給遠端公司做奉獻。”
“......”所有的人有話要問,卻不敢問,不免要腹誹,董事長這話,是認真的嗎?
遠峰笑了,說:“我知道,這樣做了,我會被人罵的。同理啊。工人們為什麼背後罵我們管理者不仁。
無私奉獻,是一種倡導的精神。但這個,不能成為我們管理上無能的藉口。遠端之前有這個提法。也提了多年。結果呢,職工們奉獻的真不少,企業卻差點破產了。
給職工提高工資,不要與無私奉獻扯一塊說。再說,職工們的工資,總體來不高。這個,你們部門,也要研究。怎麼樣把職工們的收入再提高一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束凱說:“遠端職工的工資,在這座城市裡,已經算是很高的了。”
遠峰說:“我們一定要讓遠端職工的工資,成為這座城市中的第一。但這個高工資,絕對不可以只是加班加出來。”
司馬勇強一直沒有說話。他懂遠峰。兩個人也是能夠交心的朋友。遠峰處人,是個始終想著別人,儘量給別人好處的人。
一個人如何為人處事,是會把這個帶到工作中,帶到管理思路上。
但加班和報酬之間,又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給加班者的工資高了,企業成本會增加。不給加班者相匹配的報酬,影響到工人幹活的積極性。
司馬勇強只有咧嘴了,用眼角的餘光瞅了瞅遠峰。
遠峰見三個人不說話了,只好定下調子,“收入必須提高。這個賬,怎麼算,我想你們會有辦法。總的來說,遠端集團到了該給職工們分發紅利的時候。”
司馬勇強把遠峰說的話,往本子上記錄。
遠峰又說:“今後加班,必須有個前提,就是突發性的。比如,抗旱,排澇,急需增加產量時。沒有這個前提,不可以加班。加班成為長態化,是管理者的無能。
八小時工作,是勞動法給予勞動者的權利。機關幹部加班,也是有節制的。為什麼工人們的加班,視為理所當然?
頻繁加班,甚至常態化,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管理者的無能。八小時工作,安排是不是合理。八小時能不能做出十二個小時的活。這個要做調研。生企部要做調研,拿出方案。”
這時候,就是遠峰的一言堂。
沒辦法,這種事,他不說,別人不敢說。只有他把自己的觀點全部說出來,下面的人,才好辦事。
至於實施細則,要等生企部的三個領導消化了他的觀點後,才可以拿出來。
喜歡官企請大家收藏:()官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