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峰被停止職務。
上級到底是基於什麼考慮,就不清楚了。
說得過去的一個提法,就是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核實。
這有點讓人莫名其妙了。
需要核實,這就直接把遠峰的職務給免了。
而且,遠峰就地免職。
如果參照之前這家公司的做法,遠峰應該被調離這裡。
卻沒有。
當然,這裡面有一個可以說得過去的原因,現在的環境和以前的不一樣。
以前,遠端公司屬於縣團級企業,裡面的管理者被叫成幹部。一把手可以平調到別的國企,甚至進市府機關的某個部門任職。
現在,不行了。
扯到遠峰身上的這些事,就事實,按說,還可以擴充套件調查,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如果,遠峰向調查組提供一些線索,就可以還原事實真相。
如合資的事,調查組可以去張鵬面前核實。合資這個事,不能賴到遠峰身上。只要去向張鵬處核實一下,真相就清楚了。
只要張鵬提供的資訊,是揚帆公司開始想併購,遠峰沒有采納,卻要合資。
當然可以查,為什麼不是併購,而是合資。
遠峰的理由,如果併購,遠端這家國企就沒有了。合資,遠端還在。
再一個,託管天宇公司沒有經職工代表大會,是事實。其中是因為怕這個事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會生變,落實市府和機械局的意圖就有困難了。這也是遠峰的無奈之舉。
遺憾,這兩條線索,遠峰沒有提供。
當時運作合資,以及託管天宇公司,只有遠峰清楚內幕。
他如果不說,別人還真的不清楚。
當時,為了不讓這兩件事擴大化,即便是好友柏堅強和遲根本,遠峰也沒有告訴事情的真實情況。
就柏堅強和遲根本,也都以為,這兩件事,只是遠峰自己的操作。
對於遠峰的操作,無論是柏堅強,還是遲根本,他們也不會問。
朋友歸朋友相處,涉及到工作上的決策,他倆都沒有就這個事做探討。
因為,探討,會干擾遠峰對事情的決策信心。
現在看來,遠峰在這兩件事上的決策,是明智的。
讓柏堅強和遲根本沒有想到,這兩件做得很漂亮的事情,卻得到這樣的一個結果。很讓他倆意外。
撤消宣傳部,這是事實。但這個職能並沒有消失,在組宣部進行。
但就這個事,當時遠峰或多或少,是帶著情緒操作。事後,遠峰也承認,這是他工作方法上的不成熟。
遠峰被停止職務,接下來,遠端集團董事長人選,必須考慮。
在遠端公司一些人的想象中,遠峰不再當董事長,按順序,應該是鄭曉海上位。
鄭曉海已經四處活動了,加上柳姍也在暗中找人幫忙。
當新的董事長人選確定後,職工這才發現,這個事,原來還有這樣大的變數。
因為有舉報信在前,主要是鄭曉海關聯天興公司的事吧。雖然沒有確鑿證據,新任機械局的一把手指示,帶病提拔,不可以。
從目前各方面的情況,綜合考慮,花可南是董事長的合適人選。
機械局派人下來收集民意。組織部門也下來開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