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組進駐遠端公司後,工作沒有展開,內部就發生了分歧。
三人小組第一次正式會議,就有了爭論。
組長定調,接下來的工作,先是走訪廣大職工。
副組長認為這個事情沒必要這樣的大動干戈。只要把幾個關鍵人找來談談。因為有舉報信在這,順著這幾個線索約談相關的人,就可以了。
唯一的組員傾向組長的意見。
這次的調查組人員組成由三個部門聯合而成。
因為舉報遠峰的線索中,有兩條與工會工作有關。市總工會派出的人中,居然有一位副主席。也就是與金蘭的準老公周介關係不錯的那一個。
舉報線索中有一條關於宣傳部被撤消的,市宣傳部派出一人。
另一個,是紀檢委派出,任組長。這位組長在紀檢委是宣教室主任,副縣級。
工會派出的副主席,任副組長。
宣傳部派出的是一名幹事,任組員。
需要特別說明,副組長肩負兩個方面的重託。一個是周介,另一個是葉成群岳母。
因為意見不能統一,組長只好做出如下的安排。副組長與幾個舉報人面談,然後根據舉報人提供的線索,再擴大約談範圍。
組長本人和來自市宣傳部的組員一同去走訪職工。這個走訪,隨機。由遠端公司提供全員職工名冊,從上面圈定五個層級。
按年齡層次圈點六個人,為第一層級。
按機關和一線工人圈點六個人,為第二層級。
按男女性別圈點六個人,為第三層級。
再按技工六級工以上的圈點六個人,為第四層級。
之後,中層和高管中圈點六上人,為第五層級。
這五個層級三十人,加上副組長約談的人數,合起來,將近四十人。
不僅僅這些,還有用到食堂吃飯,走路上時,隨機約談一些人。
這樣的話,總的約談人數可能超過六十人。
對於組長這樣的一個定調,副組長想反對,卻找不出理由。
副組長這次過來,是帶著兩個方面的重託,所以對組長的這個定調,很是糾結。
約談人過多,不確定因素肯定多。想把遠峰一棒子打倒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
“好吧。這樣就這樣吧。”副組長只能見機行事了。
聽副組長這樣說,身為組員的年輕幹事,卻是一頭霧水。什麼叫這樣就這樣啊?
年輕組員參加工作的年頭才三年多吧。對於職場的一些事,還不熟悉。他壓根兒沒有想到,這個調查沒有展開時,副組長就給遠峰的問題定下一個先入為主的意見。
當然,副組長這個時候,不可能把他的意見說出來。
組長和組員兩個人,這就走出遠端公司專門為這次的調查設立的一間辦公室。
而副組長卻在辦公室裡,用座機往外打出幾個電話。
排在第一的電話,是告訴葉成群的岳母,這邊的工作已經開始,他頂著組長的壓力,堅持了自己的意見。
另一個電話,打給了周介,也是告訴,他已經開始這邊的工作,也告訴了,他是頂著壓力,堅持了他倆定下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