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戲是客家獨一無二的劇種,類似粵劇吧。”
“我沒太明白。”
陳遂興說:“其實我也不是很懂,反正每年春節中秋都會唱的,鄉親們也喜歡。北京是不是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我們這裡基本沒有呢,大夥沒什麼娛樂,逢年過節就愛看別人唱戲。”
雲昭陽明白了觀眾的來源,她問:“那唱的人是誰,受過專業訓練的嗎?是什麼學校畢業的嗎?”
陳遂興看著雲昭陽,一言難盡。
果然是大城市來的,直擊學歷啊。
“沒有,這是客家人的習俗,應該沒有什麼學校會教吧。上臺表演的也是老鄉,想唱就唱,報名就行,不需要什麼證書。大家就是為了一樂,今年我大堂姐也上臺,一會兒我帶你去看吧。”
陳遂興說道。
雲昭陽覺得太意外了,這要是在北京,不經過篩選是肯定不能隨便上臺的。
果然,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雲昭陽表示,她不但聽不懂客家人說的話,更完全想象不到這邊的風俗習慣。
她笑著說:“幸好你會說普通話,不然我們都沒法交流了。”
喲,還真是。
陳遂興恍然:“你不說我都沒想到。那你等下可千萬別走丟了,這村裡的人都不會普通話,連個問路的人都找不到。”
“啊?你們不學普通話嗎?”
“這裡上過學的人不多,而且我們小學老師也是用客家話教書的。哦,對了,去年來了一個支教老師,他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全校只有他一個人會說普通話。”
雲昭陽無限同情那個老師:“那他平常怎麼和鄉親們溝通?”
陳遂興笑了:“他也算是半個客家人,他說小時候經常聽親戚用客家話交流,所以聽懂和日常交流都不成問題。再說,如果他啥都不會估計也不敢來。”
“這樣啊!”雲昭陽看了看周圍簡陋的教學設施,確實和北京沒法比了,“可惜了,要是能多來幾個支教老師就好了。”
陳遂興說:“確實。這小學的其他老師都是村中學畢業的,只有初中學歷,他們自己都不會說普通話,更別說教我們了。我的普通話是跟我媽媽和電視學的,我外婆家有電視機,我媽媽平常也和我說普通話。”
越說,雲昭陽對陳遂興越佩服,這麼簡陋的教學設施,只有一個會說普通話的老師,陳遂興是怎麼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縣城中學的,真厲害!
不過,雲昭陽對陳遂興也越來越好奇,好像繼續問下去,不知道他會不會煩。
雲昭陽還沒想好要不要開口,迎面走來一個青年人,他見了陳遂興很高興,揚手打起了招呼:“嘿,你回來啦。”
“黃老師好。”
陳遂興對黃老師打完招呼,轉頭對雲昭陽介紹,“這就是我說的那個支教老師。”
雲昭陽跟著打招呼:“黃老師,您好。”
這是個生面孔,而且聽口音絕對不是南方人啊。
接收到黃老師疑惑的眼神,陳遂興解釋:“她是北京來的,黃老師沒見過她。”
喜歡柳暗花明客家村請大家收藏:()柳暗花明客家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