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走的時候,媽媽才三十出頭,如果她不要自己了,完全可以像普通女孩一樣,嫁個差不多的男人,享下半輩子的福。
但媽媽沒有。
看著年紀不老的媽媽,乾枯的頭髮夾雜著反光的絲絲銀髮,是希望他過上好日子,媽媽才會操勞成這樣的。
他有什麼資格阻止媽媽改嫁。
陳遂興知道自己什麼心理,無非是怕後爸對自己不好而已。
其實也沒什麼,他堂堂男子漢,小小挫折不是什麼跨不過去的坎,只要後爸真心愛媽媽就行。
終於回到家了,陳遂興在客廳中央,目光從右到左,把家裡的一切掃了一遍。
去縣城上學,在外婆家住了一個月左右,這次回來,他的心竟然像被羽毛輕輕撫過,挑起細微波瀾。
陳媽媽一回來,便要開始幹活。陳遂興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只玩自己的,懂事地在媽媽身邊盡力幫助。
陳媽媽見陳遂興亦步亦趨,笑道:“你去找哥哥姐姐玩去吧,好不容易幾天假期。”
陳遂興問:“那媽媽和我一起去吧,媽媽也有幾天沒見伯母她們了。”
陳媽媽一怔,孩子好像學會以退為進了。
人就是這樣,單純地拒絕,容易引起對方唱反調的心理,只有順毛才能讓對方冷靜下來聽你的意見。
不過陳遂興說的對,確實應該去和嫂子們打個招呼。
見陳媽媽回來,光嫂高興極了。
“你身體怎麼樣了?”
“我已經完全沒事了,這些天謝謝大嫂幫忙。”
光嫂不在意地揮揮手:“多大個事啊,不必言謝。對了,明天晚上你去看花朝戲嗎?”
“當然,每年都去看啊,大嫂今年怎麼特意問。”
光嫂摸了摸臉蛋,少見的扭捏樣子。
一邊的遂興奶奶笑道:“今年阿一上臺表演。”
“真的?”陳媽媽很驚訝。
阿一是陳華光夫妻的大女兒,因為她是第一個出生的孩子,所以取名叫阿一。
光嫂說:“真的,她已經去彩排了,我說她根本不會唱,她非說要去試試。”
“十五晚上對吧,那我明晚可要早點去佔位子,說來也奇怪,為什麼只有我們大陳村搞這個活動,和外村人爭位置不容易啊。”
陳華光解釋:“那當然,花朝戲可是我們客家獨一無二的劇種呢,大家當然都想來看啦。。”
陳媽媽笑著點點頭:“確實如此。”
中秋舞火龍,是客家人的傳統習俗。
每年從農曆八月十四晚起,他們就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
火龍長達70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上面插滿了長壽香。
一條火龍是全村民的功勞,不分老少。
陳遂興去到祠堂那邊,火龍的大致已經初步紮好,滿地的藤草、榕樹、龍頭鐵架、龍鬚榕樹下垂的根),分散得亂七八糟。
他找到自己的大堂兄,他此刻正在整理“龍鬚”。
“大哥。”陳遂興走過去,幫著大哥幹活。
“喲,遂興回來了?我還以為你今年中秋不回來。”
喜歡柳暗花明客家村請大家收藏:()柳暗花明客家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