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靜默了不知多長時間,陳媽媽鬆開了咬出牙痕的嘴唇,也看著爺爺的照片發呆。
陳媽媽知道,老人都是喜歡看著一家和氣,滿堂吉慶的樣子,哪怕明知是大嫂有錯,也只會步步退讓。也正因為如此,才助長了大嫂的氣焰,這個家,父母都快沒有話語權了。
她又何嘗不想共享天倫之樂呢,但是丁大嫂和她實在是磁場不合,接近三尺便會引出火花。
不想吵架,也不想讓父母為難,陳媽媽覺得離開是最好的。
遂興外公沉吟了幾秒:“讓我說什麼好?讓你大哥大嫂離婚嗎?”
陳媽媽驚訝極了:“我何曾有過這樣的意思?”
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親的道理她是懂的,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想法?更何況這也不是她的婚姻,她沒啥意見的啊。
“只要他們不離婚,你大嫂就永遠在這個家。你若是為了她而離開,那是不是從此以後都不回來了?”
“爸爸,我不會不回來的,不管我和大嫂怎麼鬧不愉快,你們都是我父母。之所以離開,正是因為家和萬事興,我若留下,難免和大嫂繼續發生衝突。我想媽媽會理解的,也希望爸爸同意。”
“我不想你委屈,你要是覺得回去會更舒心,那就回去吧。”
老人都是希望看見闔家團圓的,更何況現在是團圓佳節。
陳媽媽看著遂興外公蒼白的頭髮,知道他還是希望自己留下。
他能同意自己回去,應該是心疼女兒被兒媳欺負吧,偏偏他又無力做些什麼,除非讓老大離婚,否則只會越吵越亂。
本來想第二天一早,母子就回客家村的。可是陳遂興聽說媽媽決定回家時,他建議立刻回去。因為每年八月十四會有舞火龍,這是大人小孩最喜歡的節目了。
於是下午四點多,陳媽媽便帶著陳遂興準備回去。
在門口,碰到了剛開啟門做生意的鄭媳婦,她聽說了以後,想起了昨天丁大嫂對自己的埋怨,一肚子的氣正沒處撒,也顧不得陳遂興在場,便竹筒倒豆子似的開口:
“你那個大嫂,別怪我看不起她,她這麼對你,就是怕你回孃家吃她的米了。”
陳媽媽說:“未必的,昨天的事,對不起,我和遂興先走了。”
“好,路上小心。”
陳遂興乖乖地跟著媽媽,路上一句話都沒有,彷彿什麼都沒聽到。
大人總以為小孩什麼都不懂,連陳媽媽也沒發現陳遂興的異樣。
然而鄭媳婦的話,像一個石頭子,在陳遂興平靜如湖面的心中,擲下一圈圈漣漪。
原來大舅媽對媽媽這麼刻薄是有原因的,她怕媽媽會迫於生計跑回孃家,佔用了她的資源。難怪這幾年她一直逼媽媽改嫁,也總是想盡各種辦法趕媽媽離開。
陳遂興不想評價大舅媽,但想到了自己平時的思考和行為。
如果大舅媽所為是自私,那麼他劇烈反抗媽媽改嫁,算不算自私呢?
爸爸走的時候,媽媽才三十出頭,如果她不要自己了,完全可以像普通女孩一樣,嫁個差不多的男人,享下半輩子的福。
喜歡柳暗花明客家村請大家收藏:()柳暗花明客家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