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個人,所以他的什麼都是好的,不喜歡一個人,所以他的什麼都是壞的。
每個人都會有對人對事的刻板印象,這實際上妨礙了真實的感官和體驗。
一些專門從事評論工作的人會盡可能客觀些,更會在察覺到自己可能對人有偏見時選擇避險,但實際上這種客觀也是相對的客觀,畢竟他們依舊是人。
一進直播間,深藍淺藍就發現了貓膩。
“1000+的人氣值居然還是個粉鑽主播,這是刷的吧?”
“一看就是個小毛孩子,臉嫩聲音也幼稚讀得哪門子,肯定是和一些女主播一樣賣萌賣臉。”
“閉著眼睛看都不看彈幕,別說是缺乏互動這根本就是沒有互動,賣萌都不夠敬業。”
只是一個照面,深藍對於蘇白的印象就更差了,他開啟一個空白的ord文件,噼裡啪啦打了“播讀態度不好”的評論提綱儲存了一次。
在這之後他看向螢幕,聽聽這個主播到底播讀的什麼玩意。
【“這個人的血一定是冷的”。
這就是他十八歲以前五名“教練”對他的評語。
他只當這五人是“教練”,而不是“師父”。
“教練”是對方教,他練;有一天對方不教了或教不了了,他就可以不練或練他自己的了。就算是強仇大敵,只要能讓他學得著東西的人,他都當他們是“教練”。
師父則不然。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這個人的血一定是冷的。”是他那五個遭他擊敗的教練對他的評語。】
只是聽了幾句,深藍淺藍就覺得自己已經把握住故事的格調了。
“不愧是脫稿播讀,聽起來好聽,實際上就空有個破皮囊。”
他撇著嘴搖頭道:“強調,強調,再強調,像唐僧一樣使勁給你灌,不聽都不行。”
“這麼長的一段無非就是說這個人叫冷血打敗了幾個教官,實際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
“這種生硬的人物刻畫方式……”他說著說著自己都笑了:“名字上掛著冷血,人人都叫他冷血,不拜師很冷血,反正我就說他冷血你信不信?”
“劇情發展全靠旁白這樣電影我見過,無非是疼痛青春校園小言情,本來就是沖著扭捏青春去的忍忍也就忍了,但是——人物性格全靠旁白的小說,還居然是武俠小說……”
深藍淺藍覺得自己的腦迴路接通了,還抓到了一個不錯的點,他又拿起鍵盤打下“強行冷血,刻畫靠嘴”的字樣,繼續聽去。
【“你記得一點也不錯。”諸葛道,“後來,我現你十分不適應人間的生活,越漸消瘦下去——也許是天性如此吧,我便把你留在原野和森林裡,只派人常常來看顧你……不過,你一到了野地林間,反而像一隻脫出樊籠的野獸,活潑快樂,欣喜無限。”
聽來我真像一頭獸多於像一個人了!
難怪大家都說我的血是冷的!
所以都叫我做“冷血”!】
先是所謂的五位教練的評價,之後冒出來一個叫諸葛正我的師父。
諸葛正我這個頂著大寫起名廢標簽的人物,出場就給主角講故事,講的還是主角的故事,說他是個母狼喂大的嬰兒,中心思想還是那麼鮮明,主角名字叫冷血,就是很冷血。
已經頂著冷血這個名字活了十幾年的主角,居然就一瞬間感慨萬分了,又因為自己的名字而強行熱血上腦一波。
“狼孩有什麼稀奇的,這梗早就用爛了。”深藍忍不住撇嘴。
更讓他忍不了的,其實是冷血內心幾句感嘆自己身世那幾句的獨白。
深藍忽然想起小學時候上過的作文課。
那個時候老師很認真地給全班同學強調過,千萬不要寫“我的媽媽真愛我”、“這個世界真美好”、“我今天真高興啊”這類沒有情節只是感嘆的句式。
而冷血那句“聽起來我真的像一頭獸多於一個人了”,稍稍改編一下句式,不就是“啊,我真是一個野獸而不是人”麼?
就算是十幾歲小孩子胡謅八扯寫了本書,也該知道避免這種空泛的抒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