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覺得兒子讀書讀“傻”了,在餵奶的時候把兒子的這番話講給梁家僱主聽。
額……
明汐聽得眼睛一眨一眨,這話聽起來怎麼那麼熟悉呢。
她想起來了!這話是梁見鋮很多年前以“江流大道”的名義在論壇上寫的。天哪!她這是遇上了“江流公子”的粉絲啊!
明汐朝著梁見鋮擠眉弄眼,而後對阿姨說:“唐阿姨,你兒子不僅有才華,而且還很有品味呢!”
唐阿姨將信將疑地問:“真的呀?”
“當然,不然你問梁總,他也是學經濟學的,肯定認同這個觀點。”明汐笑著打趣。
阿姨滿懷期待地看向梁見鋮。
梁見鋮對自己年輕意氣風發寫下的話,感到真情實感的不好意思,無奈地看了眼一臉得意又愉快的明汐,客觀地對阿姨說:“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我們都是努力奮鬥讓自己小家幸福,從而我們的國家才會好。”
這句話阿姨聽懂了!因為這是最普通、最勤勞的中國家庭常見的寫照——兢兢業業地追求小日子的幸福。
但梁老闆就是厲害啊,連小家幸福,都能上升到國家的高度。難怪,梁老闆的企業能做得那麼大,原來是做人高度不一樣啊。
明汐就喜歡梁老闆被贊美,因為梁老闆被贊美了,也能說明她很有本事啊——
因為那麼有高度的梁老闆,還深深仰慕著明小姐呢!
……
周律師所言不虛,反傾銷上訴是一場艱難複雜又任務量巨大的持久戰。
明汐産後回歸明宙,第一件事就是組建應訴團隊。在周律師團隊的專業指導下,不僅高標準完成配合工作,更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明宙積極應訴的態度,如星星之火,點燃了同樣深陷反傾銷困境的紡織企業的鬥志。更在行業協會的全力支援下——
2009年 7月 3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聚酯短纖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
同年 11月,來自海港和寧市 13家被課以高額反傾銷稅的紡織企業,一起踏上赴美上訴之路。
有生之年,明汐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以中國商人的身份,坐在美國華盛頓商務部一樓會議大廳,出席一場面向全球媒體公開的紡織品反傾銷上訴聽證會——端坐於最中間的陳述席。
旁聽席座無虛席,中外的媒體記者,無數相機鏡頭如槍口,全部對準陳述席。
聽證會現場的氛圍不如想象中肅穆,無形的壓迫感也令人緊張。
文化差異、利益沖突、歷史糾葛,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落在明汐心裡全是沉甸甸的壓力,但她不能退縮,全程明汐挺直脊背,保持著自然的抬頭姿勢。
整場聽證會,她只回頭看了梁見鋮一次。但她知道,在長達兩小時的聽證過程,梁見鋮的目光從未從她身上移開。
首次置身這樣的國際大場面,緊張在所難免。但明汐告訴自己,再緊張也要冷靜,謙卑也不能失去驕傲,她要在這場聽證會,在中外媒體前,當一個有禮有節、有理有據的中國商人。
只是,還是有點感慨。
小時候蹲在電線杆廣播底下聽著國際新聞,聽著裡面的嘰裡呱啦的花式英語,一句句跟著念,直到讀書有空就記背單詞,再在宜城電大學了幾年商務英語,海港工作,當外貿業務員……當時努力的明小姐只想學好英語多賺到錢,沒想到是為了今天。
梁老闆說得好呢,學好他國語言,不是為了走遍世界,而是看清世界。
只有看清外在,才能見到本心。
聽證會開始,主要由周律師代表明宙陳述觀點、提交材料。當一百多斤重的材料被搬上桌面,全場一片嘩然——
這些密密麻麻的檔案,全是明宙多年來紡織出口的財務資料和內部資料。
要證明明宙銷往美國的聚酯短纖價格合理,這些詳實的財務資訊是最有力的證據。
早在明宙初創時期,深受梁見鋮影響,明汐在財務管理上絕不吝嗇,現在這些細致入微的財務資料和完整保留的成本票據,成為支撐這場上訴的關鍵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