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ch.21 全文完 我們……
“我這次回來收東西, 整理了一下我父親那些年寫給我的信。”
放完那些煙花,林予夏和江洵去小商店買了一塊野餐墊,買了一點小飲料, 就這麼坐在沙灘上,看著眼前一秒都不停歇翻湧的大海, 聽著浪花碰撞的嘩嘩聲, 等著不久後即將出現的、新的一天的日出。
江洵沒有說話, 正靜靜地聽著林予夏在風中的話語。
“我從前一直都不敢看這些信,直到這次回來,我拿起這些信的時候, 不知道為什麼, 一封信忽然毫無預兆地從我的手中滑落到了書桌上。我那時候就在想, 或許我應該看看這封信。”
“你覺得, 這有可能是天意,對嗎。”江洵接話, 而後喝了一口手中的檸檬味氣泡水。
“我當時確實是這麼想的。”林予夏轉頭看向江洵,很自然地拿著自己手中的那杯海鹽味氣泡水, 和他碰了一下杯,她繼續說, “你知道那封信的最後一段話寫的是什麼嗎?”
“如果我能知道的話,你和我說說?”江洵雙手向後撐在野餐墊上, 放眼看著視線裡的大海。
林予夏拿起了自己的小包,將那張信紙拿了出來, 展開放到了江洵的眼前,“看看?”
視線從海浪前移開落在那張信紙上,江洵接過了信紙,直接看向了最後一段話。
終其一生, 有人都在尋找著那份能夠被刻在命運中的愛。歲月還會穿梭很多很多年,不要因為一些事情,忽略了自己的心和真正的感受。假如愛有天意,請不要將它阻攔在外,如若願意,試著把他留在身邊。那些能夠停留在你生命中的愛,請不要放棄。
隱隱約約的歌聲從身後傳來,是李建的那首《假如愛有天意》。
將那封信重新疊好,江洵把它交還給了林予夏。
此刻的他們都明白,這封信,是他們在十年後重逢的這個夜晚,能夠重燃和直面那些沒有消散的愛意的推手。更具體一點而言,這封意外落下的信,讓林予夏明白了一些事情。她不得不承認,這十年,她從未忘記過他一分一秒。只有她明白了這些,她才會鼓起勇氣重新將步伐邁向江洵走去。
而江洵呢?
這封信與他而言並不是推手,他不是受這封信的影響的。
他一直站在原地,靜靜地等候著她,等候著她看向他,等候著她回首,望向十年前那個夏天分別時刻的他。
只要她對他說一句話,只要他確認,他不會打擾她,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朝著她所在的方向走去。
但他們永遠不會知道,這十年間的某一天裡,在家裡打掃衛生的時候,林潮聲和宋清寒意外的看見了這十年來江洵寫給林予夏的信。那些信沒有被放進信封,只是折著放在了書房。
思念灑落在了信紙上,墨跡的氤氳開,讓念想鋪滿了整個紙張。泛著不平整波紋的信紙在風中被吹起了一角,上面寫滿了他們還在一起時的記憶。
愛是成全,有一種愛是希望你能夠過得更好,這是林潮聲和宋清寒在看完那一張被風吹落在地上的信之後,默契的心聲。
後來,他們選擇了分開。他們決定,以後相伴去冰島慢行、去挪威看極光。只是後來的後來,林潮聲不幸在意外中逝世,宋清寒不捨地徹底同他說了再見。
江洵和林予夏或許此生都不會真正清楚林潮聲和宋清寒離婚的原因,這是永遠不會有人會告訴他們的。他們只能在朦朦朧朧中猜測領悟,然後將林潮聲在信中寫到的那段話牢記在心。
“你相信天意嗎?”海浪聲中,林予夏看向身邊的江洵問。
“或許吧。”
“也許那封掉落的信就是的呢?”
江洵笑了一下:“嗯。”
林予夏將海鹽味的氣泡水一飲而盡:“宋阿姨什麼時候回來?”
江洵回答說:“不清楚,她沒有告訴我。”
在林予夏那得知林予夏即將從舊金山回國後,宋清寒便收拾好了自己的東西,因為她決定,要獨自一人踏上去往冰島和挪威的路。她還要再去趟德國,去看看林潮聲曾經停留過的異國他鄉。
林予夏落地長宜的前一天,江洵在機場與宋清寒分別。那時,江洵的話語裡全是對母親的擔心,畢竟宋清寒是獨自一人到國外去這麼久。
宋清寒讓江洵不要擔心,說自己想要去走走。到了說再見的最後一刻,宋清寒對江洵還打趣地說:“等我回國後,把你愛人帶給我看看,你如若願意,是該有個家了。”
當時江洵對宋清寒回答說“他會努力的”……
“你知道嗎?我今晚見到你的那個瞬間,我就想起了我們第一次遇見的時候。第一次在臺北舊書店遇見,第一次在學校遇見。”林予夏緩緩靠在了江洵的肩上,視線望向星星即將褪去的夜空,“其實我總在舊金山的夜夢中看見這些,我總是會在這個時候醒來,然後發現自己居然淚流滿面。”
林予夏說完就閉上了眼,靜靜地聽身後不知道是哪家店裡傳來的那首《假如愛有天意》去了。
“其實啊,你應該不記得了,我們第一次遇見,不是在臺北舊書店。”
林予夏抬頭看向他,隨後很自然地牽住了他的手,她問:“說來聽聽?最好不是認錯人了。”
“不會的,我不會認錯你的。”
那是在十五歲那年六月的某天。那天是江洵第一次到長宜,他獨自一個人在市裡面慢慢走,熟悉這裡的環境。傍晚的天氣忽然轉變,給人打了個措手不及,忽然降落下了大雨。沒有帶傘的江洵,只好獨自一人坐在了一家書店門口的臺階上藉著屋簷躲雨。
天邊傳來的雷鳴聲將他拽入進了童年的歲月,他想起了那段灰暗不見光的一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