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猶豫著怕麻煩的,因為他們不長期留在楊市,怕僱的售貨員欺上瞞下,是姜寧的明碼標價給了姜紅兵啟發,定個實價,稱重進店,可以略略浮動一些,但再多就不行了。
老百姓火眼金睛,你想缺斤少兩也不容易,再拜託幾個哥們常來逛逛,就差不多了。
這些緊俏貨物,不愁生意不好。至於批給人的那小半,其實是維持人脈打通關系用的,相較而言獲取的利益不能以錢來計算。
“寧寧,我和大哥商量過了,想在楊市買個房子,把爸媽嫂子小傑接過來。”
這趟出去真賺了不少,就算留下大半作為下次出車本金,買個好房子安置家人,還是綽綽有餘的。
“真的?!”
驚喜來得太快太突然,姜寧愣了半響才反應過來,一向遇事淡定的她喜形於色,“真的嗎?那太好了!!”
她歡呼雀躍。
分開幾個月,姜寧非常想念爸媽,她還以為至少得耐心等個一年半載呢,現在哥哥事業順利又雷厲風行,一下子就拍板了。
兄妹三個都非常高興。
“到時候爸媽嫂子來了,還能幫你們看著那邊店呢,也不怕有人欺上瞞下了。”
姜父薑母才四十多歲,閑在家裡怕是待不住,有事情忙才是好的。
姜寧想了想有些擔憂,“也不知咱爸舍不捨得工作。”
姜父在木材廠是個中層領導,這工作是他退役後分配的,經營多年,養了小家還安排了兒女工作,感情肯定不淺的,她怕親爸兩難。
“寧寧放心,我上次回家已經和爸媽商量過了。”就是年後回林縣與姜建設彙合那次,姜紅兵安慰妹妹,“爸爽快著呢,我一說他就點頭了。”
對於姜父來說,離開多年崗位不捨肯定有的,但對比起兒女,那都不是事。三個孩子連同孫子都在楊市了,他的心也跟過去了,就算有媳婦陪著也不是事。
這事兒沒說的。
姜寧這才放了心,她喜滋滋地說:“哥,你們打算買哪兒的房子呀?我也想一起買呢。”
買房置産,這念頭她一直都有,但一來沒空,二來沒地兒尋摸房源。
這年頭商品房還沒出現,租房都極少,更甭提出售房産的了,真正的可遇不可求,而且最重要一點,這不管是出租還是出售,都沒有一個平臺放訊息,想買房子少不了訊息靈通的人脈。
姜寧一沒時間,二人脈也少,她原來想等二哥回來拜託一下二哥的,現在湊在一起倒不用特地開口了。
“二哥,我還想買個店面呢,最好是西河坊的,要是暫時沒有,其他地兒也成。”有了常金蘭,她算是受夠租店的煩擾了。
腳下這店肯定至少再開兩年的,租房合同到期另說,不過這也不妨她物色個儲備分店。
“行,房子我和你一起尋摸。”
其實買房就沒想落下姜寧,兄弟倆還想著,要是小妹資金不湊手,他們直接給墊上得了。
現在看來不用了,姜寧手頭寬裕著呢,姜建設姜紅兵本來還打算細細詢問一下小妹店裡的事,關心關心,現在看來倒不用了。
“不過西河坊的鋪面,估計得耐心等著,二哥給你先找找其他地方看有不?”
西河坊鋪面確實很多,有公家的,也有歸還到私人手裡的,公家的就先不說了,那些私人房主也不是傻子,這百年旺地店鋪價值只有漲不會降的,金母雞一隻,不到山窮水盡迫不得已,誰賣誰傻子。
所以只能耐心等待機會了,這點姜寧知道,不過要是其餘地方有好位置,她也很樂意囤下來的。
只不過楊市其餘地方的好店面,道理同上,也就範圍大了可能性更多而已。
“其他位置也成。”
“行,二哥給你留意著。”
說定了這兩件事,姜寧就問:“大哥二哥,咱們啥時候接爸媽和嫂子小傑出來呢?”
她一臉期待,姜紅兵笑道:“這一兩個月吧,好房子也不是那麼好找的。”
既然買房,就想一次性買個合適的再讓家人搬來,以免折騰著搬來搬去。
兄弟倆其實已經商量過了,房子最好在西河坊附近買,新店也開在左右,好和小妹互相照應。
“那倒也是。”姜寧很理解,就是有點兒失望。
“寧寧,你這店順利嗎?”
姜紅兵轉移話題,順勢詢問小妹近況,環視一圈店裡各色時裝,他雖然能猜到店裡生意很不錯,但親口確認才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