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笑笑,我當時沒想到會這樣遇見你。”
人和人的交際往往受到空間的阻隔,古時人們會有車馬信使傳信,而在如今,書信逐漸被現代科技取代後,一個電子郵箱、一串數字或英文號碼即可跨越空間,成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橋梁。
但某種情況下,兩者都有交流門檻。
書信需要住址,而科技需要聯絡方式。
程朝昀只有前者。
阮笑笑畢業後就和大家斷了聯系,同學之間打聽時也無從得知她的聯絡方式。
徐知然偶然得知盛時瑤有她的微信,要了微訊號加了好友,結果卻被拉黑。
於是就這樣造就了一個誤會,兩人一致認為阮笑笑不會隨便拉黑人,徐知然認為盛時瑤故意給了假的聯絡方式,而盛時瑤認為徐知然招惹了阮笑笑。
最後,以盛時瑤謊稱她也不知道阮笑笑換了微信而結束。
程朝昀回國前有想過,如果聯系不到阮笑笑,或許可以給她寫一封信。
與阮笑笑重逢的那天,是程朝昀回國的第二天。
他前一天晚上抵達瀾青,程慶陽以請他輔導程黎功課的理由留他在家住了一晚。
第二天晚上,沈阿姨又以程黎為理由,請他去接程黎放學。
他大概猜出他們的意思,知道這避無可避,順勢同意了。
在校門口等待程黎放學時,他用筆電開著有時差的視訊會議,結束後看見校門口被燈光映著的綠色郵筒,那個寫信的想法又冒出來。
接下來就很順理成章。
開啟軟體,新建文件,敲打信件的腹稿,反複刪除,反複思考開頭的問候語。
隨後紅綠燈交換時的鳴笛聲裡,他抬眼望向窗外,看見了那個讓他準備寫信的人。
綠燈變紅燈。
裹得嚴嚴實實的阮笑笑十分不幸運的停在了馬路對面。
程朝昀有懷疑過自己是否認錯人,所以他當時看得很仔細。
將頭發耳朵脖子以及手都遮得嚴實的帽子圍巾手套,再加上那雙澄澈亮麗的眼睛。
很奇怪,明明很久沒見的人,他卻第一直覺,這就是她。
最後也幸好,真的是她。
“後來我還慶幸過另一件事。”
程朝昀看著阮笑笑道,“幸好那天也下著和十年前一樣的大雪。”
兩人相隔千裡,又在鏡頭裡仿若面對著面。
程朝昀說話時不緊不慢,聲音還帶著淡然的笑意。
阮笑笑注視著他那雙看人時格外深情的眼睛,意識到他指代事情,沉默片刻,突然很想他。
但她只是眨了下眼,聲音在手掌的側壓下有些嗡嗡的,“程昀昀,我剛剛改到程黎的作文了。”
這次文學社的徵文主題和之前一次考試的作文要求有一定相似之處。
程黎的徵文稿裡,運用了大量那次“青春之信”的內容。
比如海子的那句,“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而在末尾,為了契合泰戈爾的主題,她又引用道:“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你也要失去群星了。”
“學生懂得的道理,老師也懂的。”
阮笑笑說,“二十七歲的阮笑笑接收到二十七歲的程朝昀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