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疑問句,這是肯定句。淩修遠不在淩家老宅問,大費周章的把她送回來,又支走了司機,到底想和她說什麼。
“阿姐這麼久一直不肯回國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
已經被程訴察覺,淩修遠也就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的問了出來。
他察覺到程訴回京有些不對勁,程訴終究年輕,瞞不過他這個老狐貍。
既然淩淑慎派程訴回國,派在祁知禮身邊,還給了股份,說明她有意插手國內事務,那她為什麼不親自回來?她親自處理,總比程訴這個既青澀又和淩家祁家沒關系的人來處理更好。
除非她有實在不能回京的理由。
“也許是淩女士不願回這片傷心地吧,您也知道,祁致堯先生的死亡給她帶來了很大的打擊。”
光是這個理由,不足以使淩修遠信服,大張旗鼓卻又不露面,淩淑慎瞞著他,瞞著家裡,到底在做什麼。
但他再問,程訴卻什麼也不肯說了。
程訴在淩淑慎身邊這麼多年,深得器重,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她出眾的才能,淩淑慎最喜歡她的兩點就是——識時務並且聽話。
她知道那些能說,那些不能說,更知道淩淑慎說不能說的一定不能說。
“如果她在英國出了事,還麻煩程小姐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我。”
這是淩修遠最後的囑咐。
“當然,您是她的親弟弟。”
這一點,淩淑慎交代過,老先生和老夫人年紀大了經不起刺激,祁知禮又年輕,保不齊沖動之下會做出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所以唯一能處理她的事情的人,就只有淩修遠了。
而且,淩淑慎的狀況確實不像她說的那麼好,她已經生病很久了。
從兩年前查出這個病開始,雖然有在積極配合治療,但身體還是每況愈下,如果真的走到了不可挽回的那一步,她讓程訴通知淩修遠帶她回家。
雖然程訴也不願看到那一幕,但生命有限,世事無常,誰又說得準呢?
可現在不是讓他們知道這些事情的時候,所以淩淑慎派了程訴回京。
車在樓下沒停多久就開走了,程訴孤身上樓。
不過她還沒坐穩,今天去淩家拜訪,淩修遠還親自送她回來的事很快就傳到了祁成蹊的耳朵裡。
祁成蹊是從祁致堯去世後才漸漸不管集團事務的,外界有傳言說是因為接受不了自己最喜歡的孩子突然去世,導致過度傷心,沒有精力再管理了。
傳言真真假假沒人細究,但他卻是真的退居幕後。
就算如此,那些敏銳感官還在,要想知道程訴在京城的動態,就是動動手指輕而易舉的事。
“她都去淩家了,我們祁家也該正式見見。”
祁成蹊一邊喂鳥一邊吩咐管家。
“您想在哪裡見程小姐,我讓他們去準備。”
“也不用單獨準備了,就後天,把她叫到家裡來見吧。”
“後天是十五,在家裡見程小姐恐怕不太合適吧?”
周管家算了算日子,回的小心翼翼。
“沒什麼不合適的,讓她坐淑慎的位置,叫大家都見見。”
“好的明白了,我讓他們多添一雙碗筷給程小姐。”
祁成蹊點頭表示認可,在管家離開又叫住他。
“讓小禮那天也回來,多大個人了還在外面整天廝混,馬上就要進公司了,該收斂一下脾氣了。”
話中的責怪不真切,語氣透著寵溺,祁成蹊對祁知禮與別的孩子不同,是人盡皆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