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提親一) 你們實在太過分了……
漢初的長安城內, 未央宮的朝堂上,氣氛卻與這巍峨的宮殿格格不入。魏倩坐於首位,看著今日下面的鬧劇。
劉邦頭疼不已,這些昔日與他並肩作戰的功臣們, 如今雖身著華服, 卻依舊不改草莽之氣。
在這朝會之上,本是議事之時, 功臣們酒氣熏天, 醉眼朦朧地站在殿中。有人高聲談笑, 有人拍案叫好,甚至有人拔出佩劍, 揮舞著擊打殿柱, 發出“咚咚”的悶響。殿內一片嘈雜,毫無秩序可言。
魏倩今天卻是笑不出來了,這也太過了, 大清早的,但她並沒有說什麼。滿朝文臣都默不作聲, 她說什麼,這種得罪人的話,她才不幹。
阿房宮的柱子就是結實,這都好好的。其實這些功臣也不傻, 他們就是心不平, 加嫉妒。打天下的時候只管跟著劉邦幹, 但分天下時, 覺得得到的少了,又嫉妒劉邦的地位,便化作鬧劇表現出來。
畢竟在六年前, 劉邦只是比他們好一點的亭長,大家也沒差多少,盧綰是劉邦小弟,他們以前可是朋友。
在魏倩看來,這些人,也就是幸運的被劉邦帶飛的一群同鄉人,真正的武將功臣,韓信,樊噲,曹參,盧綰,周勃。其餘的人,真的只是躺贏罷了,他們被帶飛,還想法頗多,又不敢表現出來。
可不就只能發瘋了。
劉邦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臉色陰沉。他前幾次想要開口呵斥,卻又礙於這些功臣的情面,只得強壓怒火。今天終於忍無可忍,猛地一拍扶手,厲聲道,“夠了!”
殿內頓時一靜,眾人紛紛抬頭看向劉邦,眼中帶著幾分茫然與不解。劉邦冷冷道,“朕雖出身布衣,但如今已是天子,爾等亦是朝廷重臣。如此放肆無禮,成何體統!”
功臣們面面相覷,有人訕訕地收起佩劍,有人低頭不語,卻也有人不以為然地嘟囔道。“陛下何必如此?咱們兄弟一場,何必拘泥於這些虛禮?”
劉邦聞言,心中更是惱怒,他覺得這些功臣忠心耿耿,但出身草莽,不懂朝廷禮儀。若強行壓制,恐生嫌隙,但若放任自流,朝廷威嚴何在?
前幾日正當他左右為難之際,博士叔孫通,主動向他請纓,以儒學為新朝制禮儀,此人儒家大能,博學多才,精通古今禮儀,正是能解此困局。
於是,劉邦當即下令,“傳叔孫通!”
不多時,叔孫通匆匆入殿,恭敬行禮,“臣叔孫通,參見陛下。”
劉邦揮了揮手,示意他免禮,隨即沉聲道,“叔孫通,朕今日召你前來,是有一事相托。如今朝堂之上,功臣們無禮放肆,朕雖有心整頓,卻苦於無策。你可有何良策,能令朝會井然有序,不失朝廷威嚴?”
叔孫通聞言,成竹在胸,終於讓他等到了時機,新朝就該讓儒家上桌了,他拱手道。
“陛下勿憂。臣以為,朝廷禮儀乃國之根本,不可廢弛。然功臣們出身草莽,若強行推行周禮,恐難適應。臣願採古禮與秦儀雜就之,制定一套簡易可行的宮廷禮儀,既不失威嚴,又便於施行。”
劉邦聞言,當著眾臣的面點頭道。“好!此事便交由你全權負責。務必要快,朕已忍無可忍!”
沛縣那些功臣們才面面相覷的消停下來,魏倩看著他們坐回原位,沒再耍酒瘋。
這不是能正常?
但他們沒犯法,就折騰皇帝,她懶得多說,呂後也在盯著他們呢,她需要殺雞儆猴。
然後才是正常的議事,退朝後她見蕭何一臉笑意,問出了心中疑惑。
“蕭相,眾臣不識禮儀,如此胡鬧,你怎麼不發一言?”
蕭何才笑道,“魏相啊,他們本就不知禮,大字不識一個,又聽了人挑撥之言,鬧鬧就鬧鬧,不鬧狠點怎麼讓陛下下決心治呢?不破不立,無妨。”
她點點頭,就見內侍踏著小碎步向她而來,“魏相。”
“嗯?”
內侍小跑到她身旁,“皇後召您。”
她與蕭何告辭,跟著內侍向後宮走去,她遞給內侍一個香囊,裡頭有碎金。“敢問寺人,皇後因何召我?”
他推拒不敢收,魏倩直接遞他手上,內侍才收回袖子裡。“謝魏相體恤,皇後近來為朝服發愁,許是為這事。”
魏倩點點頭,原是設計朝服。
魏倩笑著入皇後殿內,拱手道,“見過殿下。”
呂後起身牽著她手,“魏相何必多禮,坐。”
她方於對面椅子上坐下,除了正式場合,椅,榻,都很受歡迎。
“不知殿下以何事喚臣?”
呂後拿出圖紙樣式,“已經選好了朝服,文官著黑,武官著紅。只是這兩顏色都過於沉悶,魏相的朝服當如何呢?”
魏倩笑了笑,“百官統一服飾,倩豈能搞特殊?臣一道用黑色朝服便是。”
呂後點點頭,“那孤讓繡娘來為魏相量尺寸,裁剪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