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德的女朋友寧聲濤見過兩個,都是高大瘦削的女人,沒有一個比得上羅楚辭的美麗和勻稱。一個一米七二的女生叫做黃黎,簡直沒有胸部,一個叫做展旭,一米六八的身高簡直沒有屁股,兩條腿就像兩根筷子,大腿都比俞德的胳膊細!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寧聲濤並不反對俞德的愛好,可是他的愛好卻也不會因為別人而改變,而且還感覺到自己的愛好也正在被更多人接受,至少杜新新就是一個。
俞德不喜歡帶著社會上的朋友和女朋友到學校來。寧聲濤也從未打算真正成為俞德的朋友,於是他對俞德除了在學校裡班級上有交流之外,從來沒有在任何時間在學校外面的任何地點有過接觸的想法。
就算俞德準備把自己所謂的“乾姐姐”羅楚辭介紹給寧聲濤,說是買了兩張電影票讓寧聲濤陪羅楚辭去新建的電影院看電影,結果寧聲濤都沒有答應,也沒去。
羅楚辭喜歡俞德,可是她知道俞德不喜歡她。終於最後在杜新新的一片痴情感染下,在高二的時候成了杜新新的女朋友。不過那個時候,寧聲濤已經到了二班,沒和俞德、杜新新一個班了。
杜新新身高體重力量當然比不上俞德,可是他有一張天生伶牙俐齒的嘴,而最重要的還是他為了追求女人可以說出那些肉麻無聊無恥的情話,能夠投其所好的圍著女人轉。這些都是俞德給不了羅楚辭的,也都是杜新新擅長的。
至於後來杜新新說羅楚辭實際上不是俞德的“乾姐姐”,而應該是“前女友”,這個寧聲濤就無法真正證實到底是俞德說假話還是羅楚辭故意騙杜新新了,又或者杜新新覺得羅楚辭很可能已經不是那種沒有經驗的女人,所以才懷疑上了俞德。
經過和俞德的“不對稱對抗”一年之後,寧聲濤毫無懸念的敗下陣來。他終於在高一下期的半期考試中考出了他人生以來第一次,也是所有考試中唯一兩次之一的最後一名,也就是班級的總分第七十七名。他今後還有一次排在最後一名,是一次公務員的考試,他是報名44人中考試40人的第四十名!
寧聲濤在聽了廖生安副校長的文理科介紹之後,鼓足了勇氣,拋棄了一班拋棄了張連城繞開了俞德拋棄了理科投進了文科的懷抱。
其實在分班考試的時候,寧聲濤有非常好的機會可以繼續留在一班讀理科。
他永遠也不會明白的是,新增中學三大美女教師之一的寧霞敏老師為什麼做了那樣一件事。
因為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課,也因為英語落下得巨大差距,寧聲濤在高一下期的半期考試中遭遇到了人生當中第一次最後一名!
一班有七十八個同學,馮子凱因為身體原因,只參加了語文、數學和物理的考試,缺少英語和化學的成績,因此並沒有計入全班總分排行榜當中,那第七十七名的寧聲濤實際就是班級最後一名。
這個最後一名不但是因為英語成績一如既往的糟糕,而且還因為數學、語文和物理的發揮不理想,又或者說叫做下滑太明顯。有且僅有化學一科算是發揮出了正常水平,因為長期靠自學,而高中化學和初中化學又具有很明顯差異,自學效果不理想的寧聲濤平時化學也就能考一個最簡單的及格分,無法成為可以幫助總分的優勢學科。
越來越接近期末分班考試了。寧聲濤和家裡的父母一起商量過多次,關於是應該繼續留著讀一班的理科,還是考到其他班去,他們在就打成了一致的意見,就是怎麼也不能留在一班,要讀理科寧願去三班,要讀文科就去二班。
達成離開一班的意見,家裡非常快速簡單就能統一,可是應該讀文科還是讀理科,這個問題卻困擾了寧家一段差不多一個來月的時間。
既然留在一班就始終無法擺脫俞德的影響,那寧聲濤家裡考慮過兩個方案,一是交錢轉學去江龍中學做議價生,二是透過八叔的人脈關係轉學去寧堅五中,甚至如果五中實在辦不好就去離市區最近的一個縣區紫竹縣的紫竹一中。紫竹一中和寧堅五中都是市裡的省級重點中學。
寧堅市九十年代中前期有七所省級重點中學,從高考成績來看和影響力來看,一般是這樣排名的,紫陽中學、安陽中學、樂熙中學、江龍中學、紫竹一中、龍海一中、寧堅五中。紫陽縣、安陽縣和樂熙縣都是距離城區非常遠的縣城,不論學校多好,寧原基也不願意考慮。
寧堅五中雖然是省級重點中學,可是校風已經出現一些問題,看起來正在走下坡路,這也是最初八叔和父親替寧聲濤考慮時優先考慮天佳中學而不考慮五中的原因。
經過多次商量和討論,寧聲濤家裡達成一致,就留在希望很大,所有教職員工幹勁全市最優的上升型學校——天佳中學。既然決定留在天佳中學,就要考慮離開一班,離開一班到底應該去三班還是二班呢?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甚至一直延續到21世紀,社會上對待文理科都存在巨大的誤區和差異化態度。一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謬論帶給社會完全違背事實的認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往往在選擇文理科時,優秀生一般都不選擇文科,只有理科學不走的人才會選擇文科,似乎文科就是理科的垃圾桶,專收理科競爭淘汰出來的垃圾。更有很多人認為,政治課、歷史課是放鬆課、休息課,是“背多分”的劣等學科。就是在一些學校的領導管理層,都有著不少的存在誤區的認識,他們中甚至認為只要能認識中國字的人都可以進行政治和歷史教學。
高二的時候,坐在文科班教室進行學習時,寧聲濤就花了很長時間想文理科的差異和社會價值。他的理解是,之所以中國會出現嚴重的重理輕文現象,主要是因為中國作為一個科技極度落後的一窮二白的國家在進行新中國的建設中太需要大量的理科人才。底子越差的國家越需要理科人才參與建設和開拓,底子基礎越好的國家越需要文科人才參與管理。
西方國家文科主政,理科智囊的局面在中國的很長一段時間是不可能存在的。不過寧聲濤也堅信,隨著中國科技越來越發達,實力越來越強,遲早有一天,也會走到文主政理智囊的階段,而不可能永遠停留在理主政文輔助的階段。
廖校長在分班考試動員會上說:“現在社會上很多人認為文科沒有用處,不好找工作,百無一用是書生,認為學文科就是脫離了現代化建設,就是空想主義,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書呆子、錄音機。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文史知識其實用處很大,我這裡不說空話,不喊口號,就說個簡單例子。一個只重視理科忽視文科的人,他可能只是一個機器,一個按照程式工作的機器,他沒有自主『性』難有創造『性』。一個能做到重視理科也不忽視文科的人,他就是能夠自己升級的機器,能夠創造一切。一個只重視文科忽視理科的人,很可能真是隻能成為一個毫無用處紙上談兵的書生。如果做到重視文科也不忽視理科的人,才可能將思想和行為統一一起,創造更大的價值。”
廖校長還說:“至於有些家長認為文科只是女生適合,男生都不要報,理科才是男生的天下。這個觀點也有很大的誤區。男生更具有邏輯思維,女生更富有形象思維,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卻也不是絕對化不可改變的。男女在『性』別上的差異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我們成功的理科生也有大量女生,而成功的文科生也有大量男生。這些都不是大家應該考慮的事情,大家主要根據自己的興趣、自己在初中和高一一年的學習中形成的優勢和劣勢來進行選擇。要麼就選擇自己優勢的,要麼沒有優勢就選擇迴避自己的劣勢。”
教務主任董冠華在分班考試動員會上也給學生和家長們進行了各種疑難問題的解答。並且最後說:“我們高97級之所以只有一個一班實驗班,是因為我們現在才開始這個計劃。很快,我們也會新的高一將二班升級為同一班一樣的實驗班。我們學校並不將理科和文科區別對待,只是資源問題,不是態度和認識問題。希望大家不要誤會學校只重視理科,不重視文科。”
分班考試的時候,全年級所有同學都參加了所有七個學科的考試。然後根據志願和分數排名來進行新的分班。
考化學時,寧聲濤所在考室的監考老師是化學美女老師寧霞敏,也就是三班的班主任和化學老師。寧聲濤在一排,寧老師這個家門兒居然就在他眼皮子面前做試卷。寧聲濤如果願意,可以把寧老師所有的答案都寫上。這樣,他的化學成績一定可以比最後的成績高出起碼三十分以上。可惜,寧聲濤沒有那麼做。他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寧老師會在自己面前做自己正在考試的試卷,並且能夠讓他看到答案,難道是三班有意把他招攬過去?
(本章完)
喜歡時代的靈魂請大家收藏:()時代的靈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