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個時候讀小學,我媽好像已經在絲綢廠當工人了。你們那個時候在哪裡?”
“我們那個時候還在渝州,其實也不是渝州,是渝州的一個很貧困的叫做竹黃的縣城。我媽擺了一個地攤,我爸在一個廠裡當搬運工。日子還算不錯。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真想不到,這句話能從你嘴巴里出來,你不是背不住語文裡的詩詞和古文嗎?”
“不是我背的,是我媽給我講了很多次,我就記住了。”
“看來記東西主要還是多聽幾遍多看幾遍才行。”
“那個時候我爸爸媽媽把外婆也接到一起住。”
“上次你外婆去渝州經過寧堅,她不是去了渝州嗎?”
“那是去照顧我媽媽的,後來我媽媽病好了一些開始上班了,她就又回理姜去了。外婆在理姜幫我舅公他們看著一個菜市場裡的小店子,舅公他們不希望外婆留在渝州。為了報恩,外婆又回理姜了。”
“報什麼恩?”
“外公打人很厲害,那次把外婆打了,我媽媽勸,結果把我媽媽也打了,還打了我小舅。外婆走投無路就去投靠舅公的,那個時候如果不是舅公,說不定我外婆和媽媽都被打死了,所以外婆和媽媽都很趕緊舅公的恩情,去幫著他做生意。”
“那是81年的時候,後來,86年的話就是五年以後了。你外婆已經不在理姜幫你舅公看店子了嗎?”
“是啊,外婆手腳不利索了,舅公見我外婆有幾次因為手腳不利索耳朵也不好得罪了顧客就不要我外婆幫忙了。於是我媽媽就把外婆接到渝州的竹黃縣來。”
“清楚了。不過,故事發生在竹黃,我媽媽怎麼可能去竹黃呢?”
“媽媽得了肝癌。”
“啊?你媽媽得了肝癌?那她現在——”
“她在我十一歲那年就去世了。”
“十一歲,那是87還是88年?你是77年出生,那是88年吧。”
“嗯。我有時候也記不住是哪一年。我都不想去記。”
“哦。你真不幸,你們家不幸。哎,什麼時候才能把癌症治好呢?”
“我媽到渝州進貨的時候,突然就倒在那個圓口寺批發市場了,結果又是你媽媽幫我媽媽去了醫院。”
“嘿嘿,我爸爸媽媽可真是及時,總是在你們遇到事情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出現了,這可是天下難得的緣分啊。”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緣分,總之,事情就是這樣的。我們也想不到,你們也想不到,其他人甚至都不會相信。不管人們相信不相信,事實就是這樣的。”
“我信,我信。”
“你媽媽是去批發市場買衣服的。還有一個你媽媽的親戚,本來是你媽媽到渝州開經驗交流會,就和同事一起去渝州最大的批發市場買衣服。她見到一個騎三輪車的女人倒在路邊,就上前幫忙,那個時候還有其他人一起幫忙,送到醫院去了,有些人都走了,你媽媽就一直陪著。等到我外婆趕了過來,外婆一眼就認出了你媽媽是幾年前幫過她的那個女人。認出了在洪水中來救她的丁五兒說的這個船是你媽媽求你爸爸才借給丁五兒的。”
“你外婆記性真好。”
“她的記性不好,老是忘記事兒,那個時候都七十多了。不過她就記住了你媽媽下巴上有一顆痣,一顆很明顯的痣。”
“哦,那到是,就是這顆痣,使別人很容易認出她記住她。”
(本章完)
喜歡時代的靈魂請大家收藏:()時代的靈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