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泳博和寧聲濤在15的六年級同班,可惜本來應該成為同桌的,卻只做了半的同桌。
江泳博的自我介紹可以看出他是個開朗活潑性格外向的人,還有點幽默福
寧聲濤自己介紹自己的時候在班上對全班同學就了一遍,和江泳博還是的同樣的話,只不過是第四遍。為什麼是第四遍?班上當著全班在講臺上了一遍。和別人擠著坐的時候又了兩遍。當擠著坐的同學郝誠和費音介紹自己名字的時候禮節上寧聲濤又做了兩次自我介紹。現在江泳博自我介紹了,寧聲濤就開始第四遍自我介紹。
“我叫寧聲濤,寧就是安寧的寧,不過做姓氏的時候應該讀四聲‘寧’,也就是電影倩女幽魂裡面張國榮演的那個寧採臣的寧。聲音的聲,波濤的濤。名字來自魯迅先生的詩‘於無聲處聽驚雷’。不過我爸爸把驚雷改成了驚濤。我是農科院的孩子。”
“聽過了,你的這個我們都聽過了啊,你不是在到班上的第一就在講臺上介紹了自己嗎?”江泳博不耐煩的。
“哦,可以你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我也應該介紹一下啊。”
“我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你又沒來,我是五年級轉學過來的,我的介紹你沒有聽過,所以你不知道我是誰,就算聽到有人叫我的名字,你也不知道這個名字的每個字是怎麼寫的,所以我必須要給你做個介紹。但是你已經在講臺上介紹過了,我已經聽過了,根本就沒有必要再重複嘛,要不然,你就重新一段新的介紹。不然太沒意思了。”
“啊,我要改個新的介紹嗎?”
“是啊,重複再重複很浪費我們的時間啊。有點想象力有點新意好不好。拜託!”
當時的港臺電影中有句比較明顯的口頭禪就是“拜捅,沒想到江泳博居然也學會了人家的口頭禪。
“那我應該怎麼?”
“你的名字當然由你自己想,你想怎麼,反正只要不是和前面的一樣就可以了。”
“哦,我叫寧聲濤,寧是——”
“不用給我啦,我已經知道你是誰,而且你剛才已經了,現在不用再了。”
“你不是要我換個法來嗎?”
“可是換個話,也不用對我,我的意思是你下次見到別人互相介紹的時候再換個法。”
江泳博是正宗的城市孩子,雖然江泳博是國企江華物資公司的子弟,和寧聲濤一樣屬於國家公有制體制之內。但是農科院在郊區,甚至可以就在農村中,而物質公司從成立開始就一直在主城區裡,所以寧聲濤和江泳博不一樣,寧聲濤算不上正宗的城市孩子。他的戶口性質其實應該是半城市半農村。因為這個原因,寧聲濤在15讀書的時候,還是和很多城市孩子有少許區別。最初,寧聲濤甚至還少許自卑。於是能言善辯,話滔滔不絕的寧聲濤在江泳博面前話量少於兩人談話總量的30。即使在和舅舅聊、和大表哥陳哲維聊的時候,他往往都能在交談中佔據一定的資料優勢,可惜在江泳博面前,寧聲濤居然在交談中找不到任何優勢。
如果寧聲濤在熟悉的人面前總是佔據著交談的主導權的話,那麼江泳博則是在不熟悉的人面前都能佔據主導權。
上午上課的時候,寧聲濤擔心這個話一套一套的江泳博會找自己話,作為才來到班上不到一個學期的寧聲濤來,他可不願意在下面開差從而引起老師對自己的差評,回家挨媽媽的責打。江泳博這個性格的男孩一定是活潑多動不消停的型別,上課要老老實實完完整整的坐著一動不動的聽課,簡直相當於把鳥兒關在籠子裡,完全違背了鳥兒的本性是愛好自由飛翔的。果然,江泳博上課真是喜歡開差,喜歡找身邊的同學搞動作。
運氣好的地方在於,江泳博是喜歡開差,可是他根本不找寧聲濤話搞動作開玩笑。他喜歡和顏桂華、申元、盧越、韋彬彬、胡岡、石冬這些周圍的同學一起玩,大約是沒有把寧聲濤當成他們自己人。尤其是顏桂華和盧越,他們和江泳博都是一個單位的子弟,更是上學和放學一起走的同伴,恰好座位也是前前後後左左右右的相鄰,於是只要老師一出教室,甚至還沒有出教室只是轉個身,江泳博就會和顏桂華、盧越、申元一起講兩句話,拉兩下手,或者扔一個紙團什麼的。
江泳博和寧聲濤是同桌,江泳博在左,寧聲濤在右。顏桂華在江泳博的後排,盧越在江泳博的左邊隔一個走廊,申元則是江泳博的前排。四個孩如果加上寧聲濤,剛好是以江泳博為中心。於是,盧越要給顏桂華話的時候,江泳博也會插入進去,盧越要給申元話的時候江泳博也要加入。寧聲濤聽石冬過,江泳博和申元還是情敵,都喜歡班花樊春宇。難得兩個情敵居然還是好朋友。寧聲濤其實也發現了樊春宇的美麗,只不過因為年涵嬌的存在,他可幾乎沒把其他同齡或者比自己的女孩子當成過美女。他的心目中,有且僅有一個美女,那就是年涵嬌。至於成年人,成熟的女人,他也先入為主的把魯玉看成是自己見過的最美麗女人。樊春宇是個漂亮女孩,可寧聲濤幾乎都沒放在心上。大約在整個六年級,他也就和這個未來的美女過幾句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