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聲濤一時沒搞清楚二舅嘴裡的三妹是誰,想了想才知道是王清秀四嫂,四嫂嫁給四哥所以自己叫四嫂,可在她們王家她是排行老三的。
“四嫂這個話是諷刺還是讚許啊?”
“讚許啊,就是我們王家出不了那種讀書的人,大家都不擅長讀書,讀的書很少,我們這一輩裡就只有三妹讀了大學,我和老大都沒有讀高鄭我們下面的幾個孩看起來也不是讀書的料子。”
“我覺得王雅蘭的姐姐還不錯啊。”
“哦,你不我還忘了,老大王渠是不喜歡動不喜歡體育,可是她同樣也不喜歡看書,成績也不好,三妹可以喊你給她輔導輔導。”
“二舅,你開玩笑的吧,我才讀四年級,開學五年級,王渠比我都大,她都讀初中了,我怎麼輔導哦。”
“開什麼玩笑,她考初中考試數學才70分,語文也只有80多點。數學老師她連學數學的那根筋都沒長全,也是家裡的遺傳啊。我們是數學根本就沒學懂,三妹當年考試也是數學考的不好才沒考上上海北京的大學,就在省裡讀的大學。她如果不是其他學科好,數學就把她拖死了。數學120分,有20分附加題,她總共才40多分。我們家是不是真的沒長數學那根筋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數學學好是要講究賦,可是基礎的數學還是隻要有興趣只要努力就能學到一個比較不錯的成績的。你是,王渠的數學沒學好,要我給她輔導輔導?”
“是啊,聽你的數學一般都是滿分,低的時候也只少兩三分。三妹你是學校的數學才,很多高年級的同學都做不出的題就都做的出來。有一次一個考初中的數學題拿給六年級的學生做,全年級沒人做出來,後來你們數學老師全校能做這個大難題的如果有,那就一定是你,如果你都不會做那全校就沒有人能做出來了。”
“啊?誰的,太誇大了吧,是四嫂給你的嗎?她怎麼知道的啊,哦,一定是我媽的。”
“三妹你早就把學數學和語文的課本都自習完了,你暑假裡還去借了初中生的課本來自學啊。”
寧聲濤今年來大姨家比去年更早,去年是8月上旬最後兩三來的,計劃就是8月下旬開始就回家,今年是8月初就來了。7月份剛放暑假的時候,他是去找子弟校中學部的學生借過幾本初一的教材來看。
“我覺得初中的課本也不是很難啊——”一個孩子雖然都在講不能驕傲,可是遇到別人這麼誇他,實在也是忍不住沾沾自喜起來。
“三妹還你們老師讓你跳級,要你在四年級的時候就參加考初中的考試。好像是你們家商量了以後覺得還是穩打穩紮更好,不著急讓你以後去考大學的少年班。”
“我們學校初中部有一個叫張自強的學生,學一年級以後就跳到三年級,然後又跳到五年級,五年級結束就參加了考初中考試。9歲就考上了我們市裡最好的中學。不過聽他在南街中學成績比較差,學習起來很吃力了。那個同學還是廠裡一個領導的兒子,大家就是有點‘揠苗助長’了。聽了這個事情之後,我媽覺得還是不要跳級,直接一級一級的升上去,學的紮實些,壓力些。而且我又非常喜歡看些課外的書籍,哪有時間全部去研究那些考試的課本資料。”
這些話的時候,年涵嬌傻傻的看著表叔,那種崇拜到骨頭裡的仰望之情讓寧聲濤非常受用,自信心簡直爆棚。年涵嬌在學校讀一年級,所以對寧聲濤在學校的學霸身份非常清楚,關於是否跳級的事情她也很清楚。還有不少的老師學校的鞏老師,也就是寧聲濤的數學老師的三兒子杭學也只讀了四年,初中讀完初一之後就讀初三,考高中的考試還考了一個全市第五名的成績,12歲多的孩子就考了那個時候的中考全市6萬多學生的第五名。於是也就有老師希望寧聲濤成為杭第二,就連鞏雪玲老師都非常支援。年涵嬌對寧聲濤的成就感受非常直觀,崇拜之情也就順理成章的產生了。
旁邊的陳善豐和王雅蘭似乎聽到這些也沒什麼感覺,反正與自己沒有直接關係,到是王渠顯得很認真,而且不時的看看寧聲濤這個輩分比自己高個子比自己矮還比自己兩歲多的男孩。
寧聲濤沒有特別留意王渠,也許長相一般的人本來就不嚐嚐被人留意吧。不過,他還是答應了二舅,給王渠找些數學習題來演練,做個“家教”。二舅和舅媽的意思不是要王渠提高數學去重新考初中,而是希望透過輔導能彌補一些王渠學數學的漏洞,使她能夠更好的適應初中數學,免得又背上更多的包袱,影響到高中失去考大學的機會。
於是,一週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寧聲濤給王渠輔導數學,就連年涵嬌也不時一起來聽聽,雖然多數時候她都聽不懂,畢竟她才只有學一年級的學歷。陳善豐還是和王雅蘭樂此不疲的練習體育,因為有人陪著一起練,陳善豐也找到一些新樂趣,比如欺負捉弄自己的表妹,有時候他也找些東西來逗逗嚇嚇年涵嬌。
(本章完)
喜歡時代的靈魂請大家收藏:()時代的靈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