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鐘鼎山林都是夢 > 三十五 殿試

三十五 殿試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奶奶萌的拉郎同框了 梧桐宿寒枝 獨佔呆萌攻 [柱斑]三月奇緣 金鈕扣 齊濛 燭火葬歌 媚主丫鬟被發賣之後 盲妃待嫁 非人類老婆 超級特工 渣到底,不愛請遠離 睡眠癖好 SS級向導 穿越在萬界的我 閼氏 看不透 當邪神轉行送外賣 寶寶 當我被迫剖丹後

三十五 殿試

據《永業朝實錄》記載:二十七年正月丙申,昭文閣大學士鄭英知貢舉,翰林學士張載、寶文閣學士葉遷、宣政閣學士韓秉並為權知貢舉,並四閣學士若幹同為考官,受詔即赴,即刻鎖院。定試於二月丁未,試三日,首日本經,次日試論,第三日試策。三日試畢,考卷入櫃,後由專人謄錄彌封。

雖然卷面模糊有汙漬或是避諱不當的在謄錄時就會被剔去,但最終送到主考案前的考卷依舊非常多。在許笠等一眾考生已各自歸家放鬆精神時,主考官們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謄錄可以避免主考以筆跡識人,但卻無法掩蓋文風。這場考試有許笠應考,張載和葉遷自然會著意留心,倒並非要做些什麼,只是苦中作樂,以尋找自己熟識的文風當作目標,好消磨漫長的閱卷時間。

“伯亭之卷已在我手。”張載說。

葉遷在與同僚相處時自然不會像對待許家兄弟那樣嚴格,他慢悠悠地反駁道:“非也,我手中已有兩份備選,二者必中其一。”

韓秉打趣道:“自閱捲起你們就在尋找,如今已有幾份備選了?這許伯亭究竟有何能耐?待拆封排名時我定要看上一看才行。”

葉遷:“倒也不是多有能耐,只是心中偏疼他些。”

韓秉道:“這話難道不該子厚說嗎?難不成延之也想招他為婿?”

“小女才十二,敦之莫要玩笑了。”葉遷又閱過一卷,才道,“你若見了那兄弟四人,定然也會偏疼他們的。許式衿撒手離去時,伯亭才剛十六,明明還是個孩子,卻要即刻成為一家之主。”

張載附和道:“是啊,那時他在墓前結廬,我曾去看過。他白日裡添香掃墓,夜裡則挑燈讀書,起先我以為他是因膽怯而不敢入睡,後來問過才知道,他那時總能夢見許式衿,醒來便會難過不能自持。可他是家中大哥,不敢將這情緒外露,只能逼迫自己讀書,待疲累至極方能安眠。”

韓秉聽言不由得長嘆一聲,道:“許式衿……當真可惜了。這孩子也著實不易。”

張載拿著手中的試卷,猶疑著說:“我這篇似乎更像伯亭的。”

葉遷聽言笑道:“此番你也要二選一了?”

“不。”張載拿著兩份試捲起身走到葉遷身邊,“你看這兩篇,與你所選的可有相似之處?“

葉遷接過仔細看了看,道:“文風確實很像。”

韓秉也湊上來翻看起四份試卷,少頃,他說道:“我手中亦有幾份是這樣的文風,這……這……”

主考鄭英緩緩說道:“秋闈過後京中學子中便流傳起《己醜年臨越府試優文選集》來,不只許伯亭,秋闈前三十名的文章都在其中,凡是買了的都能看到。延之曾是許家西席之事也並非秘密,自我們被鎖進貢院到士子們進來應考,其間尚有數日,定會有士子買書回去學習許伯亭的文風,以求在考官面前留下些印象。”

“鄭學士說得有理。”韓秉對方才自己的小人之心頗為愧疚,連忙補救道,“說起來那本選集我也看過,許伯亭的文章確實辭理暢達圓融,風格古樸卻不呆板,讓人一看便能記住。”

張載:“話雖如此,但這般迎合考官,著實有些投機了。”

鄭英說道:“路遜之最善借古喻今,他主考那年超過半數的考生在作論時旁徵博引,以古說今。今年這些學子中有不少以‘聞見之知’作論的,更是在迎合子厚。歷來學子迎合考官皆是常態。”

“可惜了。”葉遷說,“按照子厚的性格,若遇到這般迎合的考生,怕是要放到二等去了。”

張載:“我確實遇到了,不過已單獨放置,是取是棄皆由鄭學士判定。”

“倒不必如此避嫌,文章好壞並不在所引典故新舊,取中與否看的也是策與論。”鄭英說,“今年的策問是關於災後安民的,這樣的策問題目,若是學子通篇博古,全然不落在實處,縱使文采斐然也不會被選中。”

“鄭學士如此說,可是已得了佳作?”韓秉問道。

“確有一篇。”鄭英取來一份試卷,“這篇策問措辭平實,但所列內容皆為關鍵。災後請求開倉放糧,組織救治傷員,評估房屋田地損毀程度,向富戶員外募籌善款等都無錯漏。重要的是策問後半篇,更是列出了災區重建及恢複生産等事宜,諸如以工代賑,重修危房,官府出借糧種耕具,申請減免夏稅秋糧等,條條款款皆落於實處。”

其餘三位考官聽得主考如此說,便都湊在一起,仔細將文章讀過。確實如鄭英所說,這篇策問絕對是上乘之作,不似其他學子那般作空話套話,更像是親自治理過災害的官員所作。

“有了這篇,想來其他策問都要屈居其後了。”韓秉說道。

這一次韓秉所說也正是其他三人所想,若之後再沒有如此條理清晰,思慮周全的佳作,此篇絕對是策問榜首了。

最終四位主考還是將那些文風相近和刻意討好考官的試卷都稍壓了些分。省試是以策為主,小論及本經為輔。若是行策寫得好,即便小論和本經稍差些,最終成績也不會太低。

閱卷結束後便開始拆封排名。排名是沿襲太|祖朝定下的舊制,以百分為限,策問滿分五十,小論三十,本經只佔二十。

不出所料,許笠的小論和本經得分都在中游,若策問不落入末流,選中無疑。到拆封策問之時,鄭英說:“先拆策問頭名,我已迫不及待想知道那篇是誰所作了。”

負責拆封的小吏依言取出頭名試卷,小心翼翼地拆掉糊名,一字一頓地讀了出來:“策問頭名,國子監生許笠,字伯亭。”

四位主考先是愣了一瞬,接著其中三位齊齊轉頭看向葉遷。葉遷連連擺手:“我真未曾看出。”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