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天連追放令
無雙大蛇同人,奇妙友情組,曹丕穿越日本戰國改變石田三成命運的if線,考據稀爛,雖說是無雙大蛇同人,但寫到這裡已經變成各種縫合怪了……1060章信長野望,現在縫合各種狗血……原創部分腦洞真的挺難,還能擠出來真的要感謝太太們陪我一起腦。本來沒想寫長篇……這玩意能成長篇真的感謝大家……這集越來越離譜的劇情會收束某些世界線……畢竟是秀賴哈裡發,切支丹被禁教是跑不掉的……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石田右府造訪備前宰相的事在大阪很快就傳開了。據說,兩人發生了不小的爭執導致那場談話不歡而散,以至於石田三成離開宇喜多府邸的時候,許多人都看到了他沉痛而沮喪的表情。
三成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堺,路過孤兒院時,他在那棵已經長大的傘松前駐足了許久。小西家依舊維持著孤兒院的運轉,孩子們也在右近、玉子等人的呵護下一天一天長大,只是……一股物是人非的感覺還是不可避免地湧上心頭。
身心俱疲的三成不記得自己是如何拖著這幅軀幹回到宅邸的。
“和那個傻兒子吵架居然能吵輸,這可一點也不像你。換做往日,垂頭喪氣的應該是那個傻兒子。”
看來自己和秀家爭吵的事已經傳開了。三成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不是吵架……也沒有什麼輸贏可言。”
見他已經沒了吵嘴的力氣,曹丕也收斂了調侃的態度。
“到底怎麼了?”
“秀家現在很令人擔心……他以往絕不會做出這種事……”
比起秀家與自己意見相左,背道而馳,三成更為擔心的是秀家此時的心境……他看到的秀家就像一具被抽空了靈魂的軀殼一樣。回想起關原之戰,秀家在得知九郎戰死的假情報後出格的表現,三成竟感到不寒而慄。
“是嗎?我倒覺得……他只是學會了在他當關白前就該學會的東西。”
曹丕並不認為秀家對片倉景綱的處置有什麼不妥,因為早已見識過更殘酷的手段。只能說,那隻老猴子對三成和傻兒子都保護得太好。在他看來,這些手段只不過是複仇的基本操作。
“你都教了他些什麼……”
“我不過是授人以漁。他要釣什麼魚,把魚釣上來後怎麼處理,都不在我的掌控之內。”
這番欲蓋彌彰的否認三連讓三成確認了一件事——他絕不僅僅是授人以漁而已。
“早知道我就不讓你和秀家一起去九州了。”
“那麼與琉球交惡便再無回轉的可能,小西家也會從此一蹶不振。這真是你想要看到的嗎?”
雖然沒有任何理由反駁,但三成還是感覺到一陣不快,“秀家現在這幅模樣也不是我想看到的。”
“讓他變成這幅模樣的不是你我任何一個人。他的決心也並非你我能左右的。他不過是像當年那些人從你身邊先除掉行長一樣,率先除掉了伊達政宗的臂膀。秀家此舉再狠,能比得上聯合外寇戕害行長的狗東西,以及默許這種事情發生的家夥嗎?”
三成不難察覺,對於戕害行長的人,曹丕意有所指……然而,就算可能性已經很大,在證據確鑿之前,他並不希望直接得出那樣的結論。
“我在東國的所有部署,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為行長討回公道!秀家根本不需要去做那種事……”
就像關原時一樣,三成更希望用正當的手段讓伊達家遭到應有的懲罰,而不是以複仇為目的,冤冤相報。曹丕有時甚至會覺得,他這種想法比秀家還要天真。
“秀家不需要去做那種事,但他也不是個聖人。我若是秀家,也絕不會原諒任何一個和彌九郎的死扯上關系的人。更何況……那群人本就毫無悔意。”
“但是這會為秀家招來惡名!”
“你不覺得很荒謬嗎?行長開設孤兒院,療養院,利益眾多百姓,非但沒有美名,反而要因為經商被人嘲笑,相比之下,一個武士不能有所謂體面的死反倒成了大事,讓他失了體面的人彷彿犯下天大的惡行一樣。”
雖然士農工商,商人最卑,自古皆是如此……但用階級觀念來決定道德高地,這顯然是武士階級才有的傲慢。
“我知道這很荒謬,你說得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彌九郎生前多麼小心翼翼地保護秀家不走他父親直家的老路……如今這番模樣,彌九郎一定會感到痛心的。”
曹丕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在宛城之戰前,他的性格也並非現在這樣……但是長兄曹昂死後,他便不得不承擔起新的責任,這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彌九郎不能保護他一輩子。你也不能。過分的保護只會讓他在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時候做出更加極端的反應。”
“如果是子建你還會這麼說嗎?”
“我們不是在討論你弟弟?怎麼又扯到我弟身上了……”
被迫換位思考的大魏文帝和眼前的馬鹿互瞪了一眼,不就是教了秀家一點權謀,怎麼搞得像自己要迫害別人弟弟似的……
“他若真是像子建一樣,我當初根本不會建議他做關白。”
“你還好意思提……我當初怎麼就聽了你的餿主意。”
負面情緒是個會相互傳染的東西。親身體會到這點的曹丕在吉繼的茶室裡也顯得悶悶不樂。苦大仇深的樣子被吉繼看在眼裡。
“其實佐吉他未必不贊同秀家為彌九郎複仇。只不過……若是操之過急,手段太過狠厲,終有一天也會反噬到秀家自己身上。”
在切支丹的教義裡,持刀之人終將死於刀下。這與佛教中因果的道理相似。擅長毒殺的直家在極度的病痛中死去;火燒比睿山的信長死於本能寺的大火;如果秀家也成為心狠手辣之人,又如何能得以倖免呢?
“曹太郎,能否如實回答我,秀家在你的計劃裡……是否是可以犧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