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三成回到屋敷時,久違的琴聲響起,悠揚的旋律勾勒出一個如夢如畫的仙境,任由聽者置身於其中,如同一隻振翅飛揚的蝴蝶在繁花盛開的山河間肆意遨遊,流連忘返……
夢醒時分,驚覺已不分蝶與我,思緒彷彿仍留在那個夢幻般的桃源。
莊周夢蝶,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若相逢於此世不過是莊週一夢,又何必要留戀盛開在浮夢裡的桃花?
曲終,曹太郎瞥見了在走廊上駐足聽琴的石田治部,
“進來坐一會嗎?”
“此曲…莫非是大明國《神奇秘譜》裡的《莊周夢蝶》?”
“想不到石田治部也是通曉音律之人。不僅知道廣陵散,還知道莊周夢蝶。下次想聽不用在外面罰站。”
前面誇了半天,最後一句調侃分明才是重點吧?和曹太郎相處已經有一段時間,他的說話方式也一直沒變,以至於三成不免懷疑曹太郎是不是也拿這種語氣跟大名們推銷茶具和葡萄酒的。
“此曲確實源自莊周夢蝶的典故,但我所彈奏的是另一個故事。”
雖然從三成的表情裡讀出了他的不滿,但曹太郎似乎並沒有在意,他悠哉悠哉地給三成倒上一杯酒,將琴曲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有名性格孤僻的智將,被魔王手下的一隻狐妖派去監視一名才剛剛被滅國的王子。狐妖說,那位王子不僅失去了國家,還失去了父親,如今不得不帶著父親的舊部以人質的身份投靠仇敵,任殺父仇人驅使。如若此人産生任何背叛的苗頭,會被立即鏟除。
那位智將不情不願地接下了這個任務,畢竟他自己也處於受制於人的境地。他以為自己會看到一個悽悽慘慘,自怨自艾的亡國公子,然而那位失去一切的王子卻只是冷冰冰地執行著魔王的任務,彷彿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不屑一顧。
智將起初以為這名王子已經因為天大的打擊變得冷血而麻木。然而接觸一陣後隱隱感覺到這位王子有些不對。事實證明,王子確有反骨,他從未真正向魔王屈服,而是在暗中集結力量,準備複國後揭竿而起……然而百密一疏,王子與敵人的敵人密謀,並私放魔王的敵人時,狐妖發現了他。
就在這時,智將竟出面替他解圍,瞞天過海騙過了狐妖。事後,高傲的王子對智將說,自己不需要這種廉價的同情……而那位智將竟告訴他,自己這麼做並非因為同情。欲成大事者,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能放棄……他只是希望親眼看看這位已經失去一切卻仍未放棄的王子能走到哪一步……
後來,在智將的輔佐下,這位王子果真像源義經一樣,從被迫屈服於仇家,到緩慢積攢力量,最終揭竿而起,擊敗不可一世的魔王……
塵埃落定後,王子從夢裡醒來,而那位輔佐他擊敗狐妖和魔王的智將也早已消失不見。
王子繼承了王位,順利成為一國之君。成為國王的王子發現身邊的臣子都各懷鬼胎,一心為各自的利益內耗,再也沒有像智將那樣的軍師在身邊輔佐。每當夜幕降臨,他都會懷念起那個夢裡身陷絕境,九死一生的經歷,以及那位在逆流中與他並肩而行的智將。
再後來……國王輸掉了一場戰爭,他的臣子們擔心的只是自己是否會被問責,以及接下來的勾心鬥角。
如果那位智將還在,他們一定能像那次一樣,在近乎看不到希望的絕境裡逆轉敗局。國王如此想到。
他是如此懷念那個荒誕卻又精彩絕倫的夢…
吃了敗仗的國王大病了一場,終於,在彌留之際,國王回到了那個夢裡……只是他再也不會醒來了。
是個可悲的君王,對吧?在自己的故事裡壯志未酬,只能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夢裡尋求慰藉。”
三成從未聽說過這個典故……但不知為何,這個故事卻無法讓他感到陌生。
那位智將……像極了他自己。
“你說你不喜歡孔孟的君子殉義,卻能彈得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廣陵散》。你說你不喜歡老莊的虛無縹緲,卻能將《莊周夢蝶》奏得如此動人……你說嵇康不識時務,卻欣賞他的風骨,你嘲笑那位君王可悲,卻又能與他共鳴。曹太郎,你真是個相當矛盾的人啊。”
三成並不知道,這個故事正是曹太郎未曾告訴吉繼的……鬼怪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