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論道
無雙大蛇同人,奇妙友情組,曹丕穿越日本戰國遇到石田三成,是否能專治戰國司馬懿德川家康?…跨國邪門拉郎,慎入……曹丕有《無雙大蛇》的記憶,記得和三成的奇妙友情,但三成回到自己的時空後是沒有記憶的。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
”看來這詩對你來說果然意義非凡。“
杯中的葡萄酒溢位來之前,石田三成穩住了曹太郎斟酒的手。他的手背微涼,手指握得很緊。
”但我不太明白,你那天為何會突然對我說出這兩句七言詩……我們那時還不認識。“
曹太郎的震驚只持續了片刻,便又不動聲色地從三成手裡接過了酒壺,將自己的酒杯也倒滿。
“你讓我想起了一位故人。”
被月光照亮的葡萄酒倒映著那人清澈的眼睛,就像飄散的桃花落在了酒杯上。
”那位故人一定對你很重要,他是否……“
那位故人是否遠在大明國……抑或……是否還健在?三成不知當問不當問。
”已經不在了。我是從他生前的友人口中才得知了他的下場。“
三成的心思並不難猜。曹太郎索性在他發問之前就給出了答案。
“那家夥是個見了棺材也不掉淚的蠢貨。在亂世中明哲保身已是難事,卻偏要為了一個早已亡故的恩人去趟一灘渾水。有一天,一個覬覦他恩人財産的強盜意圖闖進恩人的家中欺負孤兒寡母,他不自量力地和強盜搏鬥,最後不僅自己丟了性命,還沒能保住恩人的遺孤……”
明明在講述另一個人的故事,曹太郎的目光卻不知為何鎖在了三成的臉上。
“很愚蠢,對吧?”
三成沉默了良久,他的眼神裡有惋惜,有憤概與不平……但在那之中,還有一種更為堅韌的東西。
“不,你那位故人直到最後都堅持貫徹自己的道義,是一位可敬之人。”
回答時,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彷彿連同情都是對那位故人的褻瀆。
“未能保住恩人的遺孤,自己還丟了性命,含恨而終……有什麼可敬的。“
曹太郎將杯中的美酒一飲而盡,方才還格外甘醇的美酒入喉時滋味卻不知為何變得有些苦澀。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你那位故人早已做出了取捨,不會含恨而終的。“
孔孟之道?如今這世道居然還有人談孟子的義……曹太郎不禁感覺生錯時代的家夥不止是自己。
“我不喜歡孟子,孟子之道太過壯烈……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若天下無道,君子皆殺身以成仁,小人皆得以茍活,那道又何在?“
”你是說,道義不得不須屈服於力量嗎?“
“你不覺得此時問這個問題很好笑?”
曹太郎的話戳中了三成的痛處。他在朝鮮戰場上親眼目睹了擁有絕對力量的人可以如何肆意釋放內心的惡,將手無寸鐵的百姓視作魚肉。他親自參與了一場不義的戰爭,卻在此妄論高義。
他沮喪地垂著頭,頓時沒了再和曹太郎爭論下去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