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首輔馮兆賢上前一步道:“臣以為幽州學子魏承,晉州學子周顯徽,平州學子莫如海文章最優。”
“嗯。”
順真帝又咳兩聲:“我記得這個魏承是春闈會元?”
次輔錢徵道:“回陛下,魏承是春闈會元,莫如海和周顯徽在他之下。”
“太子以為呢?”
一旁站著的太子李赫恭敬道:“父皇,兒臣以為這幾人文章各有千秋,但此次科舉,破例連出三道考題,為著是選拔能為民為國做實事之人,而不是一味堆砌辭藻,歌功頌德,唯有國之利器,方能護我大康的江山社稷。”
“嗯,太子所言有理。”
順真帝睜開眼睛,又將九份考卷細致看來,最後從中擇出三張工整漂亮的卷子,渾濁年邁的眸子微微睜大了些,嘆一句:“太子,你瞧,此子字跡堪稱大家!”
太子李赫恭順道:“父皇說得極是,這人的字自成一派錚錚風骨,想來日後也是個鏗鏘之臣。”
狀元,榜眼,探花三榜一定,後面的人依次填榜即可。
順真帝正欲擺駕回宮時,忽然道:“江大伴,魏承這個名字,朕有些耳熟啊……”
江大伴是皇上身邊的紅人,早就簡在帝心,忙道:“皇上,奴也覺得耳熟,哎?是不是幽州知府口中那個在孝期也能自創萬字農書的魏承?”
次日,五更時分,天還沒亮,宮門外圍滿前來看榜的學子。
此時便是他們十年苦讀的最後等待!
忽然聽著有人激動大喊:“宮門開了!宮門開了!”
一時之間整個隊伍都亂了起來,人高馬大的官差竟也攔不住平日裡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書生。
饒是魏承向來心如止水,在這個重要關頭整顆心髒也高高提起,面色繃緊,寬袖裡的手也緊緊攥著。
就見一行身著官袍的人站在高處,為首的人正是昨日的提調官,他高聲道:“眾人聽旨,今陛下策試天下貢生……幽州鳳陽人士魏承,高中榜首,一甲第一,三元及第!晉州陽城人士周顯徽……”
“狀元!”
“狀元!”
“魏承,魏照野,你中了狀元!”
也不知是孫覽和宋子明的聲音太大,還是魏承太過震驚和驚喜,他有那麼一會兒耳朵聽不到任何聲音,彷彿是被海水堵塞了一般,整個人踩在地上也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不過很快他就恢複過來,笑著拱手與眾人道謝。
宋子明中了二甲,賜進士出身,孫覽中了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眾人知曉自己功名又被帶去太極殿跪拜謝恩,在一切封賞流程走完之後也就只剩下最後的環節——狀元遊街。
今天應當是京城最熱鬧的時候。
樂聲四起,臨街的繁華古樓木窗大開,笑嚷聲不斷。許多女子哥兒都拿著花朵去砸打馬遊街的一眾進士,道路兩旁也圍滿想要一堵狀元探花榜眼真容的百姓。
“真威風啊!”
“那便是今年的新科狀元郎!”
“嘿!您倒別說,今年這狀元郎倒是比探花還俊!”
“狀元就是狀元,一樣的衣服穿在他身上倒是格外英俊!”
為首的人正是魏承,他頭戴展翅烏黑狀元帽,內穿圓領白色補服,外穿朱紅長袍,肩膀長掛霞光紅披,腳踩黑靴,玉樹臨風的騎在高頭白馬上。
又因著他面如平湖,清冷英雋,生得一副玉質金相,直引得過路百姓驚叫聲不斷。
魏承低頭抖落砸在自己身上的香囊鮮花,掌心只悄悄握著一個其貌不揚小荷包。
忽然,他清冽目光一頓,怔怔地看著人群中的一人。
“哎呀,狀元郎怎麼從馬上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