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語言不通,也不關心他們的歷史,所以......這就沒能及時想明白這裡頭的各種關系。
“他們說白了,都是日本國主之後,但是關系太遠了,都不能算是一個曾祖父了吧?”吳有為想了想道:“就算是過繼,也太遠了。”
像是這種沒了後代的人,在大明過繼的話,起碼五服以內,三代以外。
吳優為這是特例,而且他當時可是另立宗族,重新打鼓另開張,到現在,吳氏宗族的那些老人們還捶胸頓足,在三老太爺和五老太爺等老一輩兒人過世的時候,還給莫靈山莊發了訃告。
結果只是林素管家帶了一些香燭紙錢,駕著一輛素色的小馬車去祭奠了一下,隨後就回來了,連杯茶都沒喝!
去,也是因為看在早年是同宗同族的份上,而且吳有為都沒露面,就知道莫靈山莊的態度了。
加上當年的事情,的確是吳氏宗族先放棄吳有為的,現在想挽回?
已經晚了。
“是啊!”憲宗皇帝道:“關鍵是現在那邊都沒個......沒個人選......。”
“這有什麼?”吳有為壞壞一笑:“他們既然尊我大明是宗主國,我大明便......封幾位宗室過去好了。”
“啊?”
所有人都震驚的看著吳有為。
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過這種想法!
吳有為侃侃而談的道:“其實這種辦法很合適啊!日本島國雖然懸據海外,卻是我大明出海的第一個藩屬國,而且倭寇向來屢禁不止,更何況最早的時候,他們還號稱天皇是想當上天的皇帝麼?這麼大口氣,怪不得上天下降責罰,讓他們斷子絕孫!”
眾人莫名其妙的被他說得......後背發毛!
因為這是事實!
“既然上天示警,我大明作為宗主國,當然不能視而不見,但是他們已經絕後了,作為宗主國的我們,當然要給日本的百姓們一個交代,我大明朱氏皇朝,子孫繁盛,且有親王不止一個兒子,那地方臣建議分封,且因為懸據海外,分封的親王有統兵權!”吳有為又丟下一磅炸彈:“讓親王任日本國王,治理日本。其實占城也可以效仿。”
“這......。”憲宗皇帝皺眉了:“成祖皇帝可是削了藩王統兵之權......。”
“皇上,此一時,彼一時。”吳有為舌燦蓮花:“當年是因為各位親王擁兵自重,很不利於團結,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海外那也是一國,治理一國有多累,您是皇上您最知道,等王爺們也知道這種累了,恐怕有些人,您就是給他地盤,他都不想去管理呢!”
眾人一陣善意的鬨笑,其實大明的親王們性格都不一樣,有的人真的安於現狀,很是當自己是“豬”一樣的生活。
也有人不安於現狀,例如現在的寧王。
說起寧王也是一個倒黴到家了的娃兒。
初代寧王因為是被成祖皇帝忽悠瘸了,順便被成祖皇帝拿捏在手裡,被迫跟著造了反,結果成祖皇帝榮登大寶,他們幾個手握重兵的九邊親王,就被成祖皇帝給“杯酒釋兵權”了一把。
幸好因為都是親兄弟,成祖皇帝沒跟他老爹太祖皇帝一樣上演一出“火燒功臣樓”的戲碼。
但是卻將寧王從北地遷徙去了南邊,又封了“寧”這個號給他,初代寧王可以說是憋屈死的,後來的歷代寧王一直表面恭敬,實際上卻暗自蓄力,他們覺得大家都是老朱家的子孫,憑什麼你成祖皇帝這麼欺負人啊?
人用完就一腳踹開,當初說好的“平分天下”的誓言呢?
以至於蓄力好多代之後,終於在正德朝爆發了。
可惜,最後功虧一簀,但是卻不能不說,寧王一脈一直在努力,他們從未放棄過。
與其將這個定時炸彈留在華夏的地盤上,不知道第幾代便要爆發,還不如遠遠的弄走,給他們一個“天下”,自己玩去吧!
再說了,有些親王實在是無聊,因為“無皇命,不可出封地”的關系,他們連出去旅遊都無法辦到。
怎麼辦呢?
他們要麼宅在家裡,生生孩子,納納小妾,做個宅男,要麼......就在憋屈中瘋狂。
歷史上的朱桂,便是其一;還有朱檀,也不是個好東西!
這都是沒事被憋出心裡扭曲的典型。
要是他們都治理一地,甚至是一國,那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