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小松上皇的輔政一直到他1433年去世為止,從此開始後花園天皇長達三十多年的親政。
在他的治世時代,不但有土一揆與嘉吉之亂的發生,南朝不滿的人也持續暴動中,政局並不穩定。
此外,將軍足利義政奢侈逸樂,天皇還要加以勸諫。
1464年,讓位給成仁親王,退位為太上天皇並繼續執政。
1470年過世,葬在後山國陵,另有一部分的骨灰安置在般舟院陵。”
這要是再細說的話,那可就是“小孩兒沒娘,說來話長”了。
具體的說法,就是後花園天皇的擁立是稱光朝皇位爭奪鬧劇的延續。
在幕府與後南朝勢力的爭奪過程中,前天皇崇光院的子嗣伏見宮的地位就顯得相當地微妙。
應永二十五年七月病弱的稱光天皇病情越發嚴重,幕府向京都五山的叢林進獻以祈禱皇體康複。
應永三十二年稱光的病情相當危急,幕府與後小松院商議以後,決定讓伏見宮貞成親王出家,皇子彥仁過繼給後小松院,以猶子的身份踐祚皇位。
這是一個十分混亂的關系,但是也給了大明便利的條件。
反正你們的天皇分南北,合併不到百年,至今有不少人還惦記著南天皇,何不......一起給滅了!
只是這些事情,萬通他們不太清楚,吳有為當年為了考日本語等級,沒少看這方面的資料,當時是不太記得的,但是後來喝多了靈水,感覺那個時候的記憶無比的清晰。
“哦?還有這種說法?”萬通來了興致。
跟吳有為說了好久,幸好這泡澡水一直保持溫度,不過洗過了澡,擦幹頭發就入睡了,第二日萬通起早走的,吳有為當然是睡覺睡到自然醒了。
可是隨後,懷恩太監就出現在了家門口:憲宗皇帝宣召他入宮覲見。
“召見我?”吳有為一愣:“有什麼大事嗎?是殿下的學業問題?”
“不是,據說是日本國的事情,想問一問您有什麼看法。”要是別人,懷恩太監肯定不會透露口風,但是吳有為不一樣,吳大學士一直很尊重甚至是憐惜太監們的,東宮的總管王珍那麼一個挑剔的人,都對吳大學士心服口服,何況是懷恩太監呢。
他可是見過這位大學士的神奇,那是能狠下心來,讓皇上去搬麻袋賺錢的主兒。
教育太子還不算,連皇上一起教育了。
這事兒最主要的是,皇太後還叫好了!
事後竟然賞賜了吳有為不少東西,老太後那可是皇上的親娘,她老人家都叫好了,誰敢說吳有為的不是?
不過話說回來,也是因為知道賺錢難了,憲宗皇帝憋了好幾年,終於下定決定清點庫存核對賬目了。
這是一個大工程啊!
而且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憲宗皇帝也是捋了好幾年,又私底下聘請了不少從陶文書院畢業的學生們充當刀筆吏給他算賬......別人他不相信!
陶文書院的學生們也不是都有資格科舉的,但是他們卻在算術上極有天賦,加減乘除算什麼?吳有為可是全面人才,高等數學自然是教給他們了。
比起戶部的那些不知道是不是貪官的家夥們,憲宗皇帝更願意相信新人。
所以跟在憲宗皇帝身邊的懷恩太監,自然對吳有為親近許多。
吳有為疑惑的跟著懷恩太監一起進了宮,在禦書房,見到了憲宗皇帝。
不止是憲宗皇帝,還有內閣的閣臣、錦衣衛的指揮使、東廠的廠督......反正看了一圈,都是熟人!
憲宗皇帝見他來了,不用別人說,他就問吳有為了:“不知道吳大學士對日本國此事怎麼看?”
吳有為懵了一下,李東陽快速的跟他說了事情的原委。
因為萬通將昨日吳有為的話跟憲宗皇帝他們說了,他們這才知道,日本國國主的位置,還有這麼一段歷史。
而汪直他們不知道,那是因為日本國跟大明雖然在地圖上離得近,實際上卻挺遠的,不像是陸路,還能雙腳站在地上,海上風浪高,風險大,且日本國並非年年來朝。
更何況發生在他們本土上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