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劉宣座師和啟昭兄,還有開元!”吳有為帶著他一進書房的門就忍不住嘰裡呱啦的好一頓說。
萬通聽完也滿意了:“看來皇上真是煞費苦心了。“
不然也不會派了這幾個人過來,由此看來,皇上還是很看重和認同吳有為整理上海縣的手段的,至於那些規章制度,早在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有錦衣衛彙報給了憲宗皇帝。
他也是看到了優點和長處,才許吳有為這麼幹的,同時,他也意識到,官員們的俸祿,的確是很低。
可是無緣無故的給官員漲俸祿,也不行啊!
那些禦史言官們哪怕過的兜比臉還要幹淨,也要堅持他們所謂的“清高....
這一點,萬通跟他想的一樣!
該說不愧是姐夫小舅子麼?
吳有為沒了擔憂,整個人都快樂的快要飛起來了,萬通就喜歡看他這樣,每天倆人也同進同出,因為冬天了,外面冷,根本不適合作戰,而且海面上因為季風的關系,也不平靜。
冬,十一月,丙子,大概是九月份的時候,日食又出現了的原因,憲宗皇帝此次又以此為理由,免了河南的稅糧。
訊息是劉宣他們帶來的,因為他們在冬月十五的時候,來了上海縣。
劉宣跟張升倆看稀奇的一樣看上海縣,感覺很新鮮,很陌生。
“這就是公交馬車?”尤其是看到公交馬車的時候,劉宣整個人都想從車裡跑出去上公交馬車體驗一下了。
嗯,這就是公交馬車。”崔鐵牛也稀奇的很:“我走的時候,還沒有這歌,只有公路,現在連馬車都有了啊!”
張升更是皺眉:“這馬車的規制... 怎麼這樣?”
“這是皇,上批準的。”吳有為得意洋洋的道:“而且這並不違制,只是個雙轅馬車而已,兩邊的都是副駕。”
這個馬車看著怪,其實就是仿製的西歐那邊的古典馬車,四個軲轆支撐的車身也夠大,能承重,又有四匹健馬拉車。
雖然模樣怪了點兒,但是時間長了,大家都接受了,現在出門乘坐公交馬車成了百姓們的平常事。
“皇上..... 唉!”劉宣最後沒說什麼,現在皇上的權利是越來越集中了,且威嚴日盛,大臣們稍有起刺兒的,皇上就會輕描淡寫的處理掉。
不得不說,現在的皇上,再也不是剛登基時候的皇上了。
張升倒是覺得新奇:“皇上允許了就成,不過這東西看著挺方便的呀?”
吳有為就跟他們說了一下公交馬車的方便之處,最後道:“所收的車票錢,是養活那些馬匹以及駕駛員和乘務員的,馬需要草料照顧,駕駛員和乘務員也需要一份穩定的收入。而刨除這些費用外,剩下的錢,是要繳納養路費的,你看這大道上幹淨吧?那都是有人在清掃,公交專線每天都有人守著一段路,一點那什麼都不能有。”
吳有為對衛生的要求很嚴格,但是馬匹又不是機器,更不是人,它不懂得路上不能隨便便溺的道理,所以只好多請人照看路況,垃圾箱擺的到處都是,又有去除味道的草木灰,加上公交車道跟別的大道是分開的,中間隔著一叢紫丁香灌木叢,而另一邊則是種植的高大的玉蘭花樹,這樣花木常開的時候,都是花香味兒,那個味道就會小很多。
而玉蘭樹另一邊則是流動的水渠,邊上種植的都是四季常開的花草,不能防止牲口隨地便溺,便只能在環境上往回找補。
不得不說,上海縣的環境的確讓人心曠神怡,一直到縣衙前,劉宣他們都是很高興的,可是見到縣衙的時候,劉宣就板起了臉:“你這縣衙,怎麼回事?”
“什麼怎麼回事呀?”吳有為看了看自己的縣衙:“挺好的呀!”
想當初,他建設縣衙的時候,不僅新建了縣衙,還規劃了呢
這縣衙雖然都過了三四年了,可是看起來還是新的很,青磚砌築,水泥澆灌,甭提多結識了。
“有為,這衙門是有講究的...”張升看到這湛湛新的衙門也犯愁了。
他給吳有為普及了一下官場潛規則。
辦公的衙門也是有講究的,大明財政一直入不敷出,當然,說的是以前,不是現在。
而且官員的俸祿又少,辦公的公款也少,下發下來的.. 更少。
加上太祖皇帝崇尚節儉,於是這衙門越是破敗呢,越是證明這裡的官員耐得住清苦,做官呢,不說是不是清官吧,但是表面上,應該是個好官......
吳有為聽完這種說法卻不認同:“恩師,啟昭兄,不是我不樂意清貧度日,而是我們來的時候,那場景你們是不知道,開元最清楚,這縣衙。… 就剩下大堂能遮風避雨了其他的地方,能燒的全都燒光了,能拆的也被海盜倭寇給拆走了,就連大門口的兩只石獅子,都被搬走了。我要是不重建縣衙,我現在就得席天慕地,連遮頭的片瓦都找不到
“那你蓋個中規中矩的就行了,這個也太好了吧?”劉宣擔憂的道:“日後被人看到了,還不得說你好大喜功?還是勞民傷財?”
“勞什麼民傷什麼財呀?”吳有為用食指指了指自己:“恩師,這是上海縣,我自己的地盤,最開始,還是我自己掏私房錢弄起來的呢!”
劉宣跟張升愣住了:“這是你自己掏錢蓋的?”
“一開始是,後來賣了房子後,又拿回來了,等於是上海縣蓋成的縣衙。”吳有為好一通解釋,什麼叫“預售”以及資金回籠等等複雜的問題。
這麼一大堆人站在縣衙門口,大令陪同,這是哪兒來的高官老爺嗎?
因為吳有為一般出來陪著的人都是各地跑,一看就是商人的那種,這次看到的人卻不怒自威,加上那穿戴也不像是個商人老爺,隨行的護衛手裡提的刀子,一看就是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