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麼說,倆人更好奇新上任的華亭縣令了。
還挺熟?誰呢?
“大人,先生,我回來了!”那人聲音清亮,顯然很年輕,而且推門進來的時候,手裡頭還拎了兩條肥美的魚兒,是松江府有名的四鰓鱸魚。
“先生!”來人見到吳有為跟楊一清,眼睛都亮了。
吳有為跟楊一清也懵圈了:“鐵牛?”
來人正是三年前回去的崔鐵牛,他說他是回去參加科舉的,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他。
“嗯!”崔鐵牛笑著道:“如今有了字,叫開元。”
“哦?”楊一清樂了:“可是唐朝開元時期,定黃河的鐵牛典故?”
古代黃河上的著名渡.... 蒲津渡位於山西永濟古蒲州城西門外黃河東岸,歷史上著名的蒲津橋和唐開元鐵牛也位於此處。
後因黃河東移,開元鐵牛等沒入水中,悄然消失。
開元鐵牛亦稱唐代鐵牛,鑄於唐開元十三年,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系秦晉交通而鑄。
元朝末期,發了大水,橋毀了,鐵牛便成了擺設,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
後來因為黃河變遷,逐漸為泥沙埋沒。
只是現在還沒有沉默,而崔鐵牛的名字,是父母給起的,不能更改,於是便找了個合適的字來搭配。
“怎麼是你來當華亭縣令?”吳有為驚訝了:“你散館了?”
“嗯。“崔鐵牛摸了摸頭:“從您這裡回去後,就科舉會試了,考中了之後在翰林院待了三年,都是先生帶著我們的,然後這次散館,就被吏部安排著,跟先生一起來赴任’了
他說的先生,便是張升,別忘了,張升還是陶文書院的客座教授呢。
“來了怎麼不說一聲?”吳有為驚喜過後,就抱怨道:“早知道我就早來了。”
“我派人去請了呀?”張升壞笑道:“你不是說你沒時間麼?”
“我那時的確是沒時間,但是早知道是你們,我就不這麼擔心了。”吳有為道:“我愁的好幾天沒睡好覺。
“這個我可以作證!”楊一清道:“我也犯愁呢,剛有點起色的青浦縣,可是怕攤上個什麼都不懂的上官。
“你們放心吧,老夫來之前,皇上特意召見,說這邊情況特殊,讓我看著點你們就行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吧。”劉宣道:“等這一任結束,老夫也想在京裡養老了。”劉宣雖然看著年輕’了許多,實際上歲數不小了,人家陳鑒就沒出京,在京中翰林院,跟尹直成了同僚,每日裡看書,抄書,偶爾賞個畫,寫個字兒。
雖然吳有為沒在京中,但是逢年過節都有孝敬的禮物,冬天還有各種新鮮菜,夏日裡有各種解暑的涼茶,配方都是從南邊送回去的,味道獨特,還有那薄荷糕,不甜不膩的味道剛剛好。
小日子過得別提多滋潤了。
陳鑒年歲太大了,在京中就是養老了,而他,還有一拼之力,做一任布政使,將來回京起碼一個堂官是跑不掉了。
將來致仕了,也能安心養老。
且他的那一屆學生都很有良心,也十分出色,現在的李東陽,年紀輕輕就有入閣的架勢了。
而他的另一些學生,也都成績卓著。
他作為他們的座師,與有榮焉。
“您放心,保證給您做個好成績出來!”吳有為跟楊一清還有崔鐵牛都異口同聲。
唯有張升,慢聲斯文的道:“學生這邊得徐徐圖之,松江府不像別處,此地水運交通發達,且現在也很繁華,想要更上一層樓,得先將此地捋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