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為知道張紳在德州時候的行徑,小聲問他:“他沒給你塞錢啊?”
“他這是被嚇到了。”張紳也小聲道:“寧願把錢花在明面上,也不想跟那位府尹一樣,給錢又沒面子。”
所以他就送東西來了,而不是錢。
東西給的也很符合他們當下的需求。
吳有為嘿嘿壞笑:“你當時咋不把錢都派人送進京呢?”
“咱家想來著,但是這不是在德州看到東西太多,需要花錢麼。”張紳一攤手:“就當是他給軍中的辛苦費了。”
經過多方接觸,張紳迅速跟吳有為成為了... 損友。
話說這也夠傳奇的了。
他們在這裡就停留一夜,倒是看到當地駐軍吃的清湯寡水,吃一頓肉都跟過年似的,張紳當時就不高興了,去檢查了他們的輜重,發現有吃空餉的,有黴爛的糧食,立刻寫在“了給憲宗皇帝的密摺裡。
不久之後,就有人來接管追查此事了。
他們第二天拔營就走,一天之後,他們到了曲阜。
孔聖人的故鄉,山東曲阜。
曲阜,古為魯國國都,孔子故裡,被譽為“東方聖城”、“東方耶路撒冷”。
曲阜北、東、南三面環山,有鳳凰山、九仙山、石門山、防山、尼山等百餘座山頭分佈,中西部是泗河、沂河沖積平原,位於魯中南山地丘陵區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構成了東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勢。
他們在程莊的驛站修整,萬通特意帶著吳有為去了孔廟。
此時的大明還沒有二劉的農民起義,曲阜還是那樣的文風鼎盛之所在,位於曲阜市中心鼓樓西側百裡處,是祭祀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廟。
還沒有毀於戰火之中。
始建於魯哀公十七年,歷代增修擴建,與相鄰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稱“三孔”。
曲阜孔廟又稱“闕裡至聖廟”,與南京夫子廟、北京孔廟和吉林文廟並稱為中國四大文廟。孔廟始建於公元前四七八年,以孔子故居為廟,歲時奉祀。
西漢以來歷代帝王不斷給孔子加封諡號,孔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成為古代全國最大的孔廟。
吳有為看著眼前的孔廟,跟萬通道:“曲阜孔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孔聖人逝世的第二年,即周敬王四十二年魯哀公十七年)。宗廟規格按照周代禮制規定:‘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無廟。“士與大夫的廟設定在其住宅東側,與住宅同為一大門之內。孔聖人在魯國從政時,最高任過‘大司寇’,但在其周遊列國回國之後,一直未重新從政,所以論其身份,仍為‘布衣。”
“可他卻成了文聖。”萬通看著眼前完全超過了該有規格的孔廟撇嘴。
一個人,要有多大的胸襟和氣魄,才能立起一教流傳千古?”吳有為仰望孔廟:“百家爭鳴,如今儒家獨盛。”
“可不是麼。”萬通更撇嘴了。
吳有為笑著道:“你別不服氣,孔聖人出生在禮崩樂壞的西周,他的理想是恢複西周的禮樂秩序。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孔聖人一生歷盡坎坷。盡管政治理想抱負無路施展卻不願意與奸臣同流合汙,始終堅定自己的立場,堅定對的德政追求;反對苛政,反對刑法。他是一個真正的聖人胸懷....”
吳有為不這麼說也不行,因為這孔廟不僅他們來祭拜,還有好多文人都來的,萬通不尊重當今皇帝都沒人說他什麼,但是敢不尊重孔子,那是找死呢。
但是吳有為這麼一說孔聖人,其他人卻聽的搖頭晃腦,十分認同。
這才是他們心目中的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
說白了,那個時代的孔聖人就是個標準的美好理想主義者。
如果真的天下大同了,那還是人的世界麼?是神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