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下詔,給自己立了一個座右銘:崇尚儉樸、禁止奢華,從朕做起,每飯一盤豆腐足矣。
他還明確規定,後世子孫也照此執行,這成為明朝自始至終的一條皇家家規。
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真的每一餐都有個豆腐菜啊?
於是他就問了。
憲宗皇帝愣了愣,然後當街哈哈大笑。
萬通也笑了,就連跟在他們身後的人都笑了。
這一夜,萬通跟吳有為送憲宗皇帝回了宮,才轉道回了他們自己的家。
晚上躺在被窩裡,萬通捏了捏吳有為:“你還真敢開口問。”
“不問不行啊,這可是金口玉言。”吳有為惱怒的道:“可是皇上最後也沒告訴我,到底有沒有啊?”
萬通也不知道有沒有,反正每次皇上用膳,菜品都是四菜一湯,不多,只是做的精緻,油水大一些,不過在吳有為跟憲宗皇帝談論過養生之道後,現在已經是少油少鹽了
不然今日就不是皇,上慢慢悠悠的王宮裡走,而是坐車回宮了。
十二月庚成,遣使十四人分振畿輔。
其實就是去查這一年的收成如何了。
大明如今南邊種水稻,中間種小麥,北邊可全都是玉米了,因為玉米比小麥和高粱産量高,所以基本上種植的都是玉米。
且玉米杆也能跟高粱杆一樣作為青儲飼料的原材料。
十二月已經是臘月裡了,進了臘月,就是臘八,今年熬粥的人不少,京畿兩年內都沒有流民過來逃荒了,朝中上下都鬆了口氣,尤其是憲宗皇帝,國力蒸蒸日上,最高興的莫過於他這個皇帝了。
只是今年雪有點大,吳有為在翰林院裡堆了不少的雪人,以及一些雪雕,其實就是立著的“福”字等等,再複雜的他也不會。
卻成了翰林院的一景。
隨後連宮裡和內閣、司禮監等等地方,都流行用雪堆個福字兒出來了。
吳有為並不提倡什麼冰雕雪雕,在古代,匠人的身份本就低下,你還讓他們在大冬天裡的雕琢冰雪,手凍傷了還能養,凍壞了可怎麼辦?
不能為了看景兒,就不顧人命啊!
為了不讓人繼續發展冰雪雕琢行業,他特意給這裡起名叫“立地生福”。
這下子,就連京中都開始流行“立地生福”了,冰雪帶來的不便也少了許多... 因為很多人都主動去掃雪做“立地生福”了....
過了臘八便開始預備年貨了,又是一年忙碌的時候,吳有為晚上送禮白天上班,弄的好累,最後休沐的時候,趕緊跑去法海禪寺跟哪裡清淨了兩天,還被即空大師追著要武俠話本看。
“真沒了大師!”吳有為哭唧唧:“有也不合適您看吶!”
難道要他寫古龍大大的經典嗎?
《小李飛刀》和《楚留香》貌似都是以明朝為背景的吧?
愣是沒給寫,從寺裡回來後,繼續忙不疊的送了年禮,收年禮,忙乎到小年,他回了莫靈山莊祭灶,祭祖,然後回到京中過年。
是年,琉球、哈密、烏斯藏入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