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吳仕吉。”吳有為道:“因為家裡的姓氏關系,起名字一定要... 慎重啊!”
吳瓊想到了吳瑛,當初起的“青玉”這個字,結果呢?
吳青玉,無情雨?還是無情什麼?
吳瑛換了兩位妻子,聽說娶“了第三任.....。
可不是麼,吳這個姓氏,取名取字的時候,是得當心,因為一旦弄不好,它就沒了!
沒有急事,就是沒事,仕途最求的就是平穩,平步,才能青.....
吳有為則是不想讓吳瓊順應吳瑛,什麼美玉,名字上已經是美玉了,足夠了。
賜了字,又在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飯。
“叔父還是要回到京中吳府居住嗎?”吳瓊吃著飯,問吳有為。
“嗯,馬上就要去翰林院... 上班了。”吳有為道:“你在陶文書院好好學習,爭取考個舉人回來,如果跟你岳父一樣,能成個狀元,那才是佳話呢!”
岳父女婿都是狀元,該多好!
“那不敢保證。“吳瓊笑道:“您倒是對侄兒信心十足。”
“努力嘛!”吳有為道:“正好你守家在地,也幫我看著點山莊,有什麼事情就讓人進城跟我說一聲,你母親守寡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盼到你成親了,早日生個大胖小子,讓她帶著,她就圓滿了。
吳瓊臉紅了:“嗯。
吃過了團圓飯,吳有為就讓人收拾東西了。
吳家村一連經歷了兩場婚禮,熱鬧得很,不過婚禮過後,就要秋收了,眾人肚子裡油水足,幹活也起勁。
今年的大明,秋日再次豐收,邊境上的玉米長的比麥子、高粱健壯,秋收的時候,畝産達到了千斤。
邊境的屯田足夠自給自足,在人畜都能吃飽的情況下,守邊的將軍在秋收之後,立刻聯合當地的鎮守太監,給京中報喜。
八月中秋節一過,吳有為他們就進了翰林院。
前三甲一般來說,都會進翰林院。
因為一甲是不需要經過考試就進入翰林院的,而且會直接授官。
“狀元”的職名叫做“翰林院修撰”,是個從六品官,相當於現在的地區任職級別;而“榜眼”、“探花”二人,則封授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官職,相當於現在的縣長之職。
其他的進士,都要參加翰林院選拔,經過考試合格者,才能入翰林院,叫翰林院庶吉士。
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
考不上的其他進士,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
所以吳有為他們三個進到翰林院,他跟楊一清就是正七品官職,翰林編修。
翰林是皇帝的文學侍從官,翰林院從唐朝起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院裡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
翰林院編修,一般來說是科舉考試的殿試之後,由榜眼、探花授編修。
翰林的主要活動多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從事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
明、清時,改從進士中選拔。
是皇帝的文學侍從官,由榜眼、探花擔任。
主要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檔案,當然,也有觀政的意思..... 當然,這裡也是未來朝廷宰相的出處,所以翰林院,也被人稱為“儲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