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送吳小老爺。“來人十分恭敬的道:“這是您要的書。“
吳有為看著書,以及隨書而來的厚禮,莫名其妙。
但是他又不能問為什麼,只好給小小打眼色。
小小跟這些常來的人也混熟了,送人出去的時候,拿了一吊錢做賞錢,給了來人,勾肩搭背的問:“到底咋回事啊?我家小老爺,連門都沒出呢!
來人是跟在自家爺們身邊的書童,訊息靈通,就跟小小說了事情的經過,其實他也是後來聽說的,只是幾個大人在一起出門的時候,彼此感嘆了一番。
加上最近幾位大人不僅給吳有為抄了書,自己也留了一套手抄本,彼此換著看,有的時候晚上還在一起討論一二,皆是關於刑獄、水利等利國利民之事。
私下裡都說是吳有為的原因。
小小咋舌,他們家小老爺,這是舉人不出門,就知天下事啊!
回來仔細地跟吳有為說,並且延伸保持著敬畏的樣子。
吳有為....!!”
回頭瞅了瞅自己要的書籍,細想想,還真是如此!
可是,他這真不是故意的!
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八月節過了,吳家在各地的莊子來了訊息,有的莊子豐收,有的莊子低産,看各地情況而定。
吳家守孝在家,只能等莊頭們賣了産出後,攜帶銀票或者是現銀入京。
倒是九月初一請安的時候,吳老夫人發話了:“讓附近莊子上就不要賣糧了,都拉到家裡當存糧好了,還有,莊子上的肥豬,雞鴨鵝的也都挑上好的留下,過了週年,就讓孩子們吃點肉,想老爺如果在天有靈,是不會怪罪兒孫的,孩子們還小,身體也不太好。
“母親,這不妥吧?”吳俊當然要推辭一下了。
“有什麼不妥的?你們父親去了,老婆子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可不能外人說我們苛待小輩。”說這句話的時候,還掃了吳有為好幾眼。
吳有為當自己是塊木頭,每次初一十五來請安,老夫人總是變著花樣的刺他幾句,如果是原主,可能會氣憤,會委屈,他啥感覺都沒有,反正這老太太又不是他親媽。吳有為現在想的是,原來守孝不用吃三年的青菜蘿蔔啊?週年,就是吳老太爺去世的日子,這已經是一年了。吳有為十分感慨,一年了,他到這裡一年了呢。
吳老夫人是未亡人,且家裡的確有三個小孩子,半大的小子,以及身體不好的庶子,寡媳。
這都需要補一補,大夫也說了,光是吃藥,沒用,需要吃點子好的。
好吃的莫若肉了,只可惜,不能吃,如今好不容易要燒週年了,可得開葷吃點肉吧。
最後,吳俊“不忍“拂去母親的一番心意,終於同意了。
吳夫人一回到正房後院,就找來了管家,讓他吩咐下去,不拘雞鴨魚肉,都挑好的留,家裡去年素了一年,今年可得過個好年。
又讓人多做一些幹菜,幹蘑菇,木耳等山珍野菜。
吳有為回到小院子裡,芙蓉已經做好了秋裝給他們穿上了,現在正帶著人趁著天氣好,將春夏時節收起來的被褥拿出來拆洗暴曬,因為過一段時間,天氣冷了,就得鋪蓋
茉莉也帶著人,開始將紗窗都扯了下去,弄了漿糊和窗紙,糊窗戶呢。
萱草正在打掃落葉,只是這秋日裡,落葉時刻都有,別說小院子裡,外面風大一點,都能吹進來不少。
這個秋天竟然是萱草最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