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回來也說了,諸位老爺都十分喜歡,知道是他親手做的,還讓他回來叮囑自己,不許太過勞累,生怕自己做幾個筆筒子就累壞了。
其實這樣一比較,家裡的人還沒外面的親近呢!
一家人明明在一個屋裡,卻一點親人的意思都沒有,一直熬到過了子時,開始燒爆竹,發冥紙,一屋子人給吳老夫人辭歲,傳菜,吃年夜飯。
其實差不多都是晚上的菜色,只不過多了一個用豆腐做成的酥魚,表示年年有餘的意思。
吃過“了團圓飯,又開始熬,守歲嘛,就得熬一宿。
一直到第二天初一,一大早,簡單的洗漱過後,再次給老夫人拜年迎新,然後才吃的早飯,才離開後院上房。
回到自己的小院子,吳有為脫了衣服就躺炕上了:“我先睡會兒,有人來找我再喊我起來。”
“知道了。“小小給他蓋上了被子,自己團在炕的另一邊,也睡著了。
他昨天晚上跟長風和長宇玩了一晚上,現在困得很。
主僕倆在一鋪炕上補眠,一個睡在北邊,一個睡在南邊,中間隔了個炕桌的呼呼大睡。
快到中午了,有吳家的旁支過來入祠堂祭祖,開年祭祖也是很隆重的,相當於年前祭祖那次重演,吳有為被人從被窩裡挖出來,洗漱了一番之後,收拾幹淨了,才趕過去
祭祖一直持續到華燈初上。
然後所有的來人都在吳府用的晚膳。
因京城晚上有門禁,所以在關閉城 1] 前,這些人都急匆匆的離開了吳府,往城外的家裡趕。
初二是出嫁女回門的日子,只是吳家守喪,不論是吳老夫人還是吳孫氏,都回不去。
這一天平淡的翻了過去。
吳有為發現守孝也有守孝的好處,起碼給了他一:個相對安靜的空間,來慢慢的融入這個時代。
過年本來是最忙碌的一段時間,偏偏吳家守孝,連親戚上門的都少,畢竟需要避諱些。
再加上,吳老爺子的百日就在正月裡。
他是十月二十去的,正月二十前就得燒百天。
定在了正月初十,全家加上族裡來人,在祠堂那裡燒了好多東西,紙糊的紙人紙馬,紙車紙轎子等物。
這天之後,吳家的白幡孝布都撤了下去,白燈籠也換成了素紗的燈籠。
一家人還是需要守孝,只是不再那麼沉悶了,畢竟去了一位老人,還有另一位老人在世呢。
正月十二,兩位座師的家裡派人來給吳有為送東西,順便看看他。
兩位座師都很有意思,一個送了筆墨紙硯,一個送了四書五經,然後就跟約好了一樣,其他的東西竟然一 一模一樣!
各自送了兩匹青色的細布,四匹藏青色的棉布,八寶攢盒的素點,以及各一百兩銀子的筆錠如意花樣的“壓歲錢”。
這次不是壓箱底送進來的,而是光明正大的送進來,這讓吳俊知道了,臉色很是精彩。
他給庶弟的也不過二百兩罷了,而且當初給的目的也不純。
現在人家座師給了這麼一個數,他就怕是不是人家知道了什麼。
可是庶弟每次跟人見面,其實他都知道,並且讓管家安插了人手進去,每次回報都說平安.....,
正月十五的時候,外頭鬧花燈,滿天的煙花綻放,吳有為在吳府的小院子裡抬頭看煙火,眼中異彩連連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