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事已至此,想改也不行了,只能這麼著。
祭祖的話,女子只能傳菜,男子進祠堂擺膳。
吳有為在原主的記憶裡看過年三十祭祖,頗有點《紅樓夢》裡祭祖的架勢,只不過沒有那麼大的排場。
祭祖也用的是素點心,素肉,素雞,素鴨等物,不見葷腥。
吳家也才當官三四代,將將算是“官宦世家”了,不過人口少,祭祖的時候,旁支也過來了,祭奠完後,作為嫡支的主家,分了族人不少東西,白米白麵,素雞素鴨。
沒分肉,因為嫡支守孝。
往年都是分一些雞鴨魚肉的,這些今年都沒有了,不過分了不少豆製品出去,以及一家一點青菜。
其中菠菜、韭菜這種東西佔了不少分量。
尤其是韭菜,正好可以剁了兌雞蛋包餃子吃。
等族人們回去了,吳有為也回去了,後院上房的吳老夫人那裡他不愛待著,幹脆回自己家的小院子守著吧。
因為過年,家裡下人們也難得放鬆了一番,吳有為回了自己的院子,吳旭來了。
“小老爺,過年乃是大日子,您看這下人們是不是給點賞賜?”吳旭過來也是為了提醒吳有為,這都三十了,別的院子都給了賞錢,小老爺這裡卻紋絲不動。
吳有為這才恍然大悟,他把這事兒給忘了!
“別的院子都賞了?”吳有為恍然大悟後,就興致勃勃了,這可是一個收買人心的機會。
下人們也不是天生就是低賤的,誰不是迫不得已賣身為奴啊?
如果攢夠了錢可以離開,成為良人,誰樂意當奴才伺候人啊?
“賞了,老夫人的院子賞的最早,也最多,二十九就賞了;老爺的院子也是二十九,只不過是下午賞的;夫人跟著老爺時間差不多,是晚上;大少爺和小姐們那邊是今天早....“現在下人們都在看他們這個院子呢。
賞錢多少,有很多的意思在裡面,吳旭真怕小老爺一文都不給,那他們這個院子的人可真的丟臉了。
“全府都賞過了?”吳有為問吳旭:“我說的是所有的人?”
“大賞是在小年那天就賞過了,所有的下人都是一兩銀子,管事的二兩,管家五兩。”吳旭道:“包括莊子上的下人都在內。”
這是吳府公中賬戶出的錢,而後才是各院主子的賞錢,這才是大頭。
主子們賞賜的是自己的人,當然給的多,而且誰領的多,便可以證明誰在主子的心裡的分量,越多越有分量。
別看管家就在前院,但是每年他能領老爺五十兩銀子,他媳婦兒在老夫人跟前得臉,也有五十兩銀子並一對或金的鐲子、玉的耳墜子等物。
府裡多少下人羨慕嫉妒恨啊?
吳有為想了一下,其實是在翻看原主的記憶,原主以前的院子都是老爺子管,他只管讀書。
也怪不得,老爺子沒了,他一倒下,那些下人對他一點忠心都沒有,直接拋棄他各奔前程了。
半晌,吳有為才問:“老夫人那裡我們比不了,老爺那裡是個什麼章程?”
“老爺賞管家五十兩銀子,並一個一兩重的福祿雙全’的金裸子;賞管事三十兩銀子;一等大丫鬟二十兩;二等丫鬟十兩;三等丫鬟五兩;小丫頭子一兩。管事娘子二十兩;管事婆子十兩,粗使婆子、丫鬟、下人各五兩。常隨三十兩,書童十兩。”
至於車夫、馬夫等,這都是下人那一類的,都是五兩銀子的賞錢。
老夫人那裡比老爺多個五兩,夫人那裡比老爺的少一 一兩,大少爺的比夫人那裡還要少一 一兩,小姐們比大少爺少一 一兩。
吳有為明白,這就相當於是古代的“年終獎金”了。
吳家不是多麼的有錢,每個月給下人們的月錢,在這個消費高的京城地界,真心不能幹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