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發面,二十九開始蒸饅頭,正月裡的主食基本上都是饅頭了。
恰好這兩日,吳有為將東西做好了,便讓吳旭帶著小小,拿著禮物,送去了兩位座師的家裡。
回來後,吳旭特意回稟:“兩位大人都很喜歡小老爺您做的東西,還特意見了小的,問了您的近況。”第一次見那麼大的官兒,吳旭連頭都沒敢抬!”他們喜歡就好。”效果不錯,吳有為這下放心了。
除了兩位座師的,吳有為還給幾位同窗都做了一支筆筒,東西不在貴賤,都是他的心意。
也在二十九的時候,提前支取了府裡預備的禮物,隨著一起送了過去。
等到三十的時候,家裡也沒放鞭炮,只是燒了不少的爆竹,這個時代的“爆竹”,真的是“爆竹“啊!就是燒起來帶響的竹子。
聲音不大,有點悶,早上燒了一回,才吃的早飯。
因為是過年,早飯是饅頭,燉四白,素煎豆腐,紅燒茄子幹,鹹鴨蛋,湯竟然是菠菜雞蛋湯!
“有青菜?”吳有為看到湯還愣了一下。
“有的,廚房備了一些青菜,聽說是花了大價錢採買的呢!”小小一邊擺飯一邊跟吳有為說他在廚房看到的東西:“一根黃瓜就要我一個月的月錢呢!”
吳有為知道早在漢朝的時候,就有了暖棚,到了明朝更是遍地都是,只不過這樣的暖棚,都是大戶人家才有的,在莊子上置暖洞,其實就跟窯洞差不多,掏一個半人來高的土洞,燒柴取暖,種上一些青菜。
最常見的就是菠菜、油菜這種小青菜,像是果實類的黃瓜等物,是比較少見的,因為古人不知道授粉的關系,種植黃瓜那一類的果實類蔬菜,所得較少,價格比較昂貴。所以基本上都是植株類,這個只要長出來,就能拔下來賣錢。
“是啊!”吳有為聽了恍然大悟,他就說麼,這段時間他忘了什麼,原來是忘了這個。
以前看小說都說在古代弄溫室大棚賺錢雲雲,其實,古代人也不是傻子好麼!
大戶人家都有自己的莊子弄這個,只專門供自己家人用。
小戶人家到了冬天可吃不起高價青菜,酒樓飯莊都有自己專門供菜的,自然也有自己的渠道,在大冬天的進購新鮮菜。
只不過,古人畢竟沒有現代人那麼先進,所以這青菜量少,但是價格絕對高昂。
吳家並非多麼大的人家,在京裡也就是個中等人家,而且因為是武將,還得低文臣一頭。
這也是為什麼,吳俊當年想考科舉的目的。
文武全才的人,文在前,武在後,好歹不用低文人一頭。
“小老爺,晚上能吃到青菜嗎?”大冬天的吃到青菜,對於小小來說,是一個很新奇的體驗。
“能,肯定能吃到。”吳有為將菠菜雞蛋湯裡的菠菜挑出來給小小:“吃吧。”
“嗯!”小小笑了。
如今這孩子享福了,雖然是守孝期間不能吃肉,但是再也不用餓肚子。
一天兩頓飯,還有各種點心隨便吃,吳有為這裡又不用他做什麼重活,更沒有什麼打罵。
吃得飽,穿得暖,這孩子臉上再也沒有了菜色,有了小少年應該有的朝氣蓬勃。
因為冬日吃兩頓飯的關系,吃過了早飯,管家就來請了:“請小老爺去後院上房,祭祖。”
吳老夫,人的後院上房後頭,是一個單獨的房屋,是放置祖宗牌位的宗祠一樣的存在,逢年過節,不方便長途跋涉的往外跑,一家子就在那裡祭拜一番。
吳有為穿著素白的衣服,帶著素白的頭帶,披著素白的大氅,就這麼一身白的過去了。
跟穿著重孝似的。
吳老夫人一看就來氣:她還沒死呢!
無奈這庶子是給老爺戴孝,他穿這一身也並無過錯。
吳俊他們雖然也穿著素色,卻沒有純白的,反而襯的吳有為有孝心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