絡子,讀作 aozi,也稱“縧子”。
就是用彩繩結成的網兜。
線繩編成的小網袋,還可以裝物。
“小老爺是想做什麼用?是扇墜子還是玉佩上用?”芙蓉小心翼翼的問:“奴婢那裡有素白色、玉白色和乳白色的絲線。
“要素白色的,打成扇墜兒的樣子。”吳有為想了想:“去叫吳旭過來。”
吳旭當了管事的這麼久,終於被小老爺叫了進來,心裡那個激動啊!
他這管事當的快沒存在感了,吳有為有事情想起來的就是芙蓉和茉莉,萱草都是見縫插針。
貼身的事情小小一手包辦了,吳旭這個管事的管的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領個月錢,回來發放,是個人都能做。
房門那裡有人守著,長風和長宇守著小院子的大門,倆人一開始還不服氣,想找小小的茬兒,結果小小根本不露面,出門也是給小老爺提膳去,誰敢攔著他?
且小院不大,一眼望去根本沒有揹人的地方,如果起了爭執立刻就能被人發現,小老爺剛發過飆,倆人也不敢頂風作案。
這時間久了,心氣就降了,一降再降,最後徹底熄火了,現在穿著後世的棉襖,守在門口,跟個守【】的人有什麼區別?還不如那四位常隨呢!
吳旭進來就行了一禮:“見過小老爺。
“嗯,我需要兩把小巧的刻刀,就是木工雕刻木頭的那種,不要拿傻大黑粗的來,我做東西用,再給我找點香樟木來,不需要太多,一兩塊就行,大.. 跟鎮紙一樣就行了。”吳有為舉起鎮紙讓吳旭看:“再給我找個能在木頭上開個小洞穿線的工具。”
雖然吳有為的要求,頗為奇異,但是吳旭還是點頭道:“好的,您什麼時候要?”
“方便的話,越快越好。”吳有為放下鎮紙:“需要錢的話,找小小拿。
“這麼點東西,並不需要銀錢,小的這就去給您張羅。“吳旭哪兒敢要錢?哪怕是倒貼錢,他也得給辦好了啊!
這可是小老爺第一次正兒八經的吩咐他做事,不管多艱難也得完成啊!
何況這事兒並不大,小事一樁,要的東西,也並不需要花錢,就算是想買好的香樟木,他掏錢就是了,這點銀子他還是有的。
吳有為覺得他說的“越快越好“最少也得三五天,結果當天晚上,他要的東西就被吳旭帶來了。
“因為對方死活不賣自己吃飯的家夥事兒,所以小的讓鐵匠照著木匠的東西打了四五個回來,您以後如果要用也方便,還有這個鐵簽子,照您說的,做成了鐵筆的樣子,頭這裡可以燒紅烙印。”吳旭將東西放在桌子上:“您看,還可以嗎?”
“可以,可以!”吳有為點頭,太可以了。
做的東西都很袖珍,做木匠活可能用處不大,但是做書簽足夠了!
又過了三日,又有同窗的常隨來看吳有為,他將自己親手製作的“u”型書簽,作為回禮讓人帶了回去。
其實就是後世常見的書簽,只不過在這個時候,明朝還沒有多麼精緻的書簽,他的書簽,是用香樟木片鏤空雕刻,一頭掛著小巧玲瓏的流蘇絡子。
鏤空的圖案很小,是“梅蘭菊竹”四君子,吳有為用燒紅的鐵簽子在上面燙出兩句小詩,配上鏤空的圖案,掛著的流蘇,別提多雅緻了。
讀書人自己做書簽是風雅之事,並不會引人詬病,親手做的書簽送人,也是一種親近的方式。
四個同窗得了書簽,一時之間都愛不釋手。
其他人都很高興,只有楊一清派人傳話:“我們少爺請有為老爺再做四個書簽,派小的來取,我們少爺將會代您送給幾位先生。”
吳有為聽了之後想了想:“請代為回稟,有為一定辦到。
楊一清跟他一樣都是少年舉人,只不過吳有為比楊一清小一歲,楊一清十六歲,他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