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個男人而付出了自己的性命,值得敬佩,也令人驚歎她用情至深。
可是,終歸這不是什麼聰明的做法。
在陸宛之的世界裡,是永遠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的。
所以很多時候,陸宛之都會覺得自己生性涼薄,根本沒有什麼感情可言,總是清醒的算計著自己的得失,然後再考慮自己要不要付出。
這樣的心理,從一開始她就有。她永遠都會衡量對方對自己付出了幾分真心,才會相應的去回應幾分,哪怕心裡喜歡的要命,臉上也可以做到波瀾不驚,她就是這樣一個擰巴的人,根本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內心,或者說,她認為這樣面對自己的內心是一個很愚蠢的行為。
她和張楚寧截然相反,就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她會感嘆,會覺得張楚寧這樣好酷,但是另一方面,她又會覺得張楚寧有點傻。
不值得,真的沒有任何人值得的。可惜,張楚寧再也沒有辦法聽道她這句真心的勸告,已經去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能夠為了自己所愛的人而死,恐怕對張楚寧來說,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因為陸宛之死活不肯讓仵作驗屍,所以那些關於她害了張楚寧的流言便愈演愈烈,直到張侍郎也開始懷疑,她才不得不在他們近乎讓她要窒息的逼迫下答應驗屍。
要麼說朝中那些大臣們個個都是迂腐的蠢蛋,太子殿下還在前線浴血奮戰,為了家國天下拼命,他們卻在後方對著他的妻子這樣懷疑指責,動搖軍心不說,完全就是切錯了重點啊喂。
不過那些大臣們才不管這些,他們像是中了蠱一般了,就是揪著陸宛之不放。
好在陸宛之做的周全,仵作驗屍也沒有什麼新的發現,也是認為是溺水而亡。
如此,那些嘴碎多事兒的大臣們也沒了別的話說,但是不知道死活哪個事兒多的,在他們中間開始陰謀論,說搞不好太子側妃就是被太子妃給推下去的。
聽起來,這個猜測也並不是沒有道理,而且像這樣的事情,宮裡常見的很,又不是什麼太稀奇的事情。所以有些耳根子軟沒什麼主見的人,就開始聽風就是雨,覺得真的是太子妃乾的。
張侍郎不知道是真的就是耳根子軟,還是被他們洗腦了,也開始這樣懷疑。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陸宛之真的要被氣死了,這滿朝的文武都是不帶腦子的麼?怎麼隨便就上鉤了?絲毫沒有一丁點兒自己的判斷力。
就這樣,人云亦云,個個都開始猜測,那一段時間裡,陸宛之不管走到哪兒,都有人背地裡對她指指點點的。
她倒是不大在乎這些人的看法,早早的把張楚寧葬進了皇陵裡,讓她入土為安了。
蕭穆然雖然遠在前線,但是也聽說了京城中的這些糟心事兒,他雖然知道真相,卻是不能說的,他只能讓陸宛之自己應對,所以他對陸宛之是心存愧疚的。
雖然,他也動用了人脈,讓朝中那些自己的人給太子妃平反一下,可奈何對方好像就是鐵了心要讓太子妃付出代價一樣,卯足了力氣,讓蕭穆然遠在前線,也束手無策。
陸宛之就這麼一個人在這偌大的朝廷裡扛著,沒有人替她說話,沒有人敢。
因為這件事情好像怎麼看,怎麼都是她的嫌疑最大,太子在家的時候一直是好端端的,怎麼前腳一走,後腳側妃就死了呢?
這樣的巧合,任是誰看了都會覺得有貓膩,況且這些還都是在太子和太子妃恩愛的前提下,本來太子就不願意立側妃,是被逼的無奈才立了。
側妃進府以後並不受寵,反倒是和太子妃更加的恩愛起來,可過了一段時日,一向對側妃冷冰冰的太子竟然溫和了許多,反倒是和太子妃鬧了脾氣。
緊接著,太子親征,帶著人上了戰場,剛走沒幾天,側妃就一個不小心跌進了池子裡死了。
這麼一連串的事情下來,怎麼看都好像是有預謀的,而且這樣看下來,除了陸宛之,好像真的沒有別人可以做這樣的事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樣的情況下,陸宛之就是渾身長滿了嘴,也是說不清楚的,現在看起來,她的嫌疑是最大的。
朝廷裡以顧玄牽頭,紛紛開始向陛下請奏,要求徹查這件事情,以還側妃一個公道,還張侍郎一個公道!
聽了這些破事兒,陸宛之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她真是服了朝中這些大臣們的想象力了,一個兩個,彷彿沒有腦子一般,就會人云亦云,別人說什麼,他們就附議什麼。
而且,陸宛之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這些人這樣的反感她,但凡是和她搭個邊兒的事情,都會不依不饒,非要把她置於死地。
得罪了一個兩個,好像也不至於會是這樣的場面吧?陸宛之有些懷疑自己究竟是怎麼回事,是身上有什麼特質,讓這些大臣們看了就反感嗎?
想不通歸想不通,但是陸宛之還是要努力自保的,結果沒想到這次還是低估了那些人的能力,她還沒有來得及反抗,就被抓了,然後鋃鐺入獄。
這一點,是得了陛下的准許的,不過他到底還是顧忌著陸宛之的太子妃身份,所以交代了看守的人,不讓對她用刑。
除了用刑以外,別的都行。
陸宛之再一次進了刑部的大牢裡,作為太子妃,能天天跟進自己家一樣蹲牢房,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每次到這種別人會很絕望的時候,陸宛之就會出現一種莫名的樂觀。
喜歡重生之毒舌太子妃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毒舌太子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