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莊園門前,陳三郎翻身下馬。
陸景趕緊跑到前頭去,跟人打招呼。自從回到州郡來,他彷彿煥發了第二春,活力四射,奔走忙碌,很是活躍。由他牽頭,聯合幾個家族的人,正是梅花谷的班子,成立了個“複興社”,主要負責鄉土聯誼,引導民心等雜務事宜。
這項職務並非民間私立,而是經受陳三郎許可,落了玄武印的。
陳三郎入主州郡,藉著斬殺石破軍之勢,威望卓越,深得人望,但還是有很多東西需要有人來幫忙處理。以陸景為首的雍州本地家族便應運而出,發揮著作用。
盤子越大,攤子越大,能夠裝納的東西就越多。
陳三郎絕不介意把諸多勢力攏聚在一塊,因為這是發展的必經階段。
現在,又有新的勢力需要吸納了。
很快,一人聞訊而出,到門外迎接。
這是個中年人,衣著簡樸,但是幹幹淨淨,很能給人好感,一張圓臉也是清雅,臉上洋溢著春風般的笑容,讓人一見,頓覺和煦,正是典型的“和氣生財相”。
這副儀態神色,不知接人待物多少回,才能歷練而出,果然是商賈世家子弟。
“在下孟慶巖,見過陳大人!”
中年人來到跟前,恭敬做禮。
陳三郎虛扶一把,笑呵呵道:“孟員外不必多禮。”
那孟慶巖忙道:“在下在孟家只是一介管家,大人直接喚我‘孟管家’即可。”
陳三郎聽了,微微點頭。他早從陸景口中得知,這次回雍州的只是孟家一名管家,並非族長那些大人物。情況沒有摸清楚之前,他們哪裡會輕易回來?不過這管家在孟家中地位不低,精明過人,擁有不小的決定權。很多事情跟他談,也是可以的。
寒暄一番後,眾人進入莊園,到廳上去坐。
孟慶巖抱歉地道:“陳大人,此處莊園飽受戰火摧殘,這幾天雖然修葺了下,但仍是不堪,還請你不要嫌棄。”
陳三郎抬眼掃了一圈,笑道:“時局如此,有瓦遮頭即可,何必奢求太多?假以時日,等孟家子弟返鄉,自然能重造輝煌了。”
這一番話蘊含的資訊不少,孟慶巖聽著,心中一動。他第一次見陳三郎,也不禁為對方的年輕而吃一驚,不過很快釋然。身為商賈門第,除了生意靈通外,對於訊息的打探傳遞也是極為敏感的,在返回雍州之前,關於陳三郎的諸多情報資料便搜尋傳回,爛熟於心。毫無疑問,能夠入主雍州的人,即使其對手成色不是很足,但也足以讓人收起輕視之心,不可等閑視之。
孟慶巖回來後,更不是天天呆在莊園修補,而是四下觀望過,見田野阡陌,農人絡繹不絕,一派繁忙景象;城中街市人來人往,秩序安穩平定……
諸如種種,都讓人嘖嘖驚嘆。
要知道,這才從戰亂中恢複多久?
民生政務,足見一斑。
這時陳三郎忽而又問了句:“孟管家,爾等遷徙到青州,過得可好?”
聞言,孟慶巖臉上露出了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