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陳三郎站在這點將臺上,自不需要搞什麼手段立威,說些場面打氣話即可。
數千將士,數千雙眼睛,緊緊地注視著臺上的公子,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見,心中驚訝,因為看起來實在太年輕了。但年輕,往往是一種資本,更能代表前途,給人希望。而且關於陳三郎的諸種說法也早家喻戶曉,路人皆知:三元及第、皇帝欽命、龍君請會、斬殺叛逆平複嶗山……
一系列的事件,加分不少。綜合起來,一個高大的形象便挺立起來了。
光環加身,自有名望!
在這個訊息不發達的時代,許多東西,都是靠口口相傳。而傳言本身,當經過第三者口,便會發生某些細微的改動了。漸漸地,有些事,有些人,簡直神乎其神。
其實陳三郎本身,也的確有些神了。
說完了話,一會之後,將士解散,莫軒意帶著陳三郎他們又返回縣衙中。
宴席已經佈置完畢,不算豐盛,但很實在,菜式幾個,都是家常系列,做得不錯,熱氣騰騰,當中一個,正是火鍋。
看得出來,莫軒意很是花了心思,知道陳三郎口味,又清楚他不喜歡鋪張,所以吩咐下來做這麼一桌宴席。
當下莫軒意請陳三郎上座,他以及一些新宜縣的頭目,還有四位地方鄉紳名流陪坐。至於洪鐵柱等人便在外廳用飯,一門之隔。
酒過三巡,幾番招呼,當宴席散去,陳三郎與莫軒意兩個進入縣衙公房議事。
房中,莫軒意依然坐在下首,身子挺直,面色淡定,他卻是知道,陳三郎此來,絕非看看兵營,定然有事。
果不其然,喝了一口茶後,陳三郎悠然開口:“莫將軍,現在這兵已經練得七七八八了吧。”
“是的,前些時日出兵剿匪,殺過幾場,他們基本都見了血,受了磨練。”
“這事分曹公已經跟我說了,戰績斐然,很是不錯。”
陳三郎又喝了一口茶。
莫軒意忙道:“那些匪患都是烏合之眾,不堪攻擊,這些戰績,當不得數。”
“你過謙了,有功自有賞……但話說回來,眼看就要過年,年後開春,百廢待興,家家戶戶都要開始下田種地了。嶗山興亡,就在今春。”
聽他說得凝重,莫軒意神色一緊,仔細一想,卻覺得陳三郎所言很有道理。如今府城缺糧,為了此事衙門上下,乃至下面的縣衙,都極為愁慮。畢竟上下一體,不可割分,沒得吃,大家都沒得吃。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種田,才算是從根本著手,其他買糧剿匪什麼的,都是一時之策。
莫軒意更是清楚陳三郎此問,絕不是要他提出種田建議,而是另有所指,當即道:“公子是怕到時蠻軍來襲,戰火焚燒,民眾無法種田?”
陳三郎一拍手:“正是,將軍可有良策?”
這,才是他前來新宜縣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