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有蠻軍駐守,難以攻打。而各大府城的情況則十分混亂,旗幟更疊,走馬燈籠般,真得像過家家。
所以江草齊都不敢保證打探來的情報十分準確,也許那時候是某人主事,但過得幾天,卻換成了另一個人。
不過根據情報所說,雍州境內已經形成了兩大支義軍的旗號,一支旗號為“高平軍”,顧名思義,便是源自高平府;另一支名為“洞庭軍”,據說領軍者出身洞庭湖,故得名。
這兩支義軍漸成規模,手下都有數萬人之眾,至於其中多少流民,多少壯丁就不得而知,反正人數擺在那兒,能夠唬人。
古言雲: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雍州也一樣。隨著兩支義軍的發展壯大,不斷兼併,遲早會有一戰,而一戰後,勝負將決定誰主沉浮。
情報顯示,高平軍已經得了高平府,正不斷蠶食周邊地盤;而洞庭軍佔據的是中元府,大肆招兵買馬……
但這些,已經是一個月前的情報了。
江草齊慢慢說著,好讓諸人一邊聽,一邊消化。
對於雍州的主要府城分佈,周分曹等也是知道的,但各個府城的形勢如何,卻一無所知。郭楚以前曾為江安府同知,但逃難已久,現在江安府變成甚樣,哪裡還弄得明白?
江草齊的情報十分重要,總算對雍州的整體局勢有了個比較清晰的認識。現在他們雖然佔據了嶗山府,形勢穩定,但只是暫時的。要想長久,則必須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像蘇鎮宏那般,沉迷現狀,遲早也是被人吞掉的份。
眾人當下的思路很統一,就是先求穩,不過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你不去擴張,但別人會來侵犯你。
因此,必須得做好充分的應付準備。
有準備,心不慌。
目前階段,江草齊負責招兵,練兵;周分曹負責發展民生,廣儲錢糧;分工倒是明確,至於各類器物打造供應等,則有周何之、張博、耿全等人在下面分管跟進。
主要的事宜,都有專人主持。
至於下面具體環節的事則比較籠統,還缺乏相關人才。不過隨著府城局勢日漸穩定,不少觀望的人也按耐不住了,紛紛來到府衙,要尋個事做。
人都如此,開始之際不敢冒險加入,可一旦看形勢不同了,心態便起了變化,倒怕落了別人後面,搶不到位置了。
府衙裡頭雖然位置不少,但也是有數的,一個蘿蔔一個坑,越後面,越少選擇。
不少人都聽說了,那雷公威投奔得早,現在已經是衙役頭子,下手管著三四十衙役呢,負責街頭巡邏,維持治安,好不威風!
這讓許多人瞧著眼饞,其中一些自詡比雷威要好得多的心裡便想,要換了咱進去,起碼能直接當官呀!
有官當,誰不想?
還想啥,趕緊去投奔吧……
不管如何,所有事情的前提都在於嶗山府能夠保持穩定,穩定的核心,便是陳三郎!
這時候,陳三郎身上的聲望光環便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他寒門出身,但三元及第;他年紀輕輕,但聲名鵲起……
梅花谷的人不肯跟隨,是因為他們本身是雍州本地的望族,觀念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但對於許多落難的普通讀書人來說就完全不同,他們卻覺得這是個大好機會。
一時間,嶗山府前所未有的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