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話是這麼說的,肯定沒有錯,但是真正能夠排上的人,你覺得會被時代所侷限嗎?”
朱棣:“的確如此,父親說得對。”
元朝這個時候很多的皇帝都猛然之間愣了一下。
張養浩???
這個漢人!他們是認識的啊!
沒想到竟然是他們朝代的人,太好了,簡直是太好了!
幾位元朝的皇帝那是真正的喜笑顏開啊,有獎勵了,誰不開心呢?
而暮年在家鄉當中寄情山水的張養浩,則是明顯的愣了一下。
隨後看向自己。
就彷彿是在詢問自己一樣。
那就是,他真的配嗎?
他覺得,或許自己和歷史上的英才們比起來,還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吧。
實際上是真的有。
或許實際上也沒有多少的差距,或許更加明顯的原因,是因為他生在元朝。
這個無比尷尬的時間裡面,非漢人的王朝,除了最近的清朝留下了大量的史料之外。
不管是五胡亂華,五代十國,亦或者是元朝,都彷彿只是佔據了整個歷史的一個短短的時間。
這是許多人看史書時候,都會有的一個疑惑。
書上濃墨重彩的寫著秦朝,寫著漢朝,寫著明朝,寫著宋朝。
然而一旦到了元朝,金朝,五代十國等等的時候,卻又一筆帶過。
這不是後人的問題,也不是其餘人的問題。
準確而恰當的來說,是後世朝代文人的問題。
他們用曲筆的手法,埋藏了許多原本應該無比閃光的人。
甚至是埋藏了那個時代應該有的一切。
唐詩是一個很大的分類,大多數的人,至少會說兩句。
宋詞也是如此,誰還會不知道宋詞呢?
但元曲呢?
除了那首枯藤老樹昏鴉,還有這一首山坡羊,潼關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