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好。
大家也都知道,畢竟趙光義是真的放了李煜他們。
所以實際上這個東西吧,多少也只能夠算是藝術的演繹。
當然,不過播放的人多,口口相傳,眾口鑠金,恐怕這個帽子,大機率是摘不掉了。
不過這也沒啥太大的關係,又不會記入到正史當中,正史裡面的趙光義,依舊沒做這些事情。
秦戟實際上也沒有特別的在意這件事情。
因為誰都知道,這個只不過是開胃的前菜罷了。
這個東西甚至獎勵都沒有,所以重頭戲,是下面的文臣。
誰會是第十名?
每次到了這個時候,眾人才是最激動的時候。
因為是第十名,是完全未知的時候,才最刺激。
第十名一旦出來,所有人就有了互相之間對比的一個底線。
而觀看第十名的所作所為,互相之間進行對比,那才是最致命的,一下子就能夠篩選掉無數人。
所以第十名,是幾乎所有人,都有些翹首以盼的。
而秦戟的第十名。
或許是給到了一個,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
甚至可能,很少會有感覺的人。
如果非要說這個人的話,這個人能夠給予其餘人的印象,似乎只有一首元曲。
那首元曲是那麼的著名。
因為他在那首曲子上寫了一行字。
叫做:“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沒錯,秦戟選定的第十名。
正是元朝。
張養浩。
嬴政:“養浩,這個名字還不錯,可惜,我不認識。”
李世民:“我也不認識,元朝的人,不知道是哪個皇帝的手下,運氣還蠻不錯的。”
李治:“沒想到元朝竟然也能夠出現一名可以稱之為大儒,甚至進入到榜單當中的人物,真是意想不到。”
劉邦:“坦白說,我一開始以為第十名是宋朝亦或者是明朝的人,宋朝的可能性還大一些,因為不管怎麼說,宋朝都是個重文人的朝代,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