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獲勝,李績也不差,也在另外一邊大勝匈奴。
兩邊合擊之下,頡利可汗一敗再敗,無可奈何只能夠退守鐵山。
山窮水盡的地步,突厥可汗想了想,準備想唐朝投降。
但是這並不是他的本意,他的本意是想一方面拖延著唐朝的兵力。
而另外一方面,則是等到馬草青肥的時候遠遁漠北,休養生息之後,捲土重來。
因為現在的北方,依舊還是一片天寒地凍,他的麾下,去不了那遙遠而且廣闊的地方。
所以這是他的拖延計策。
而這個計策對於李靖來說,就未免顯得有些可笑了。
一方面,唐朝決定和解,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唐儉受命前往突厥與頡利可汗進行和解。
而暗中,李靖看穿了頡利可汗的計策,秘密挑選精兵一萬,在唐儉之後,悄悄行軍。
一如當年,韓信滅田橫。
頡利可汗在惶惶不安之中,度過了一段時間,隨後得知了雙方和解,使者已經在路上的時候,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不管怎麼說,就算是有些屈辱,但至少,時間是拖延的足夠了。
他手下的兵力也在逐漸的匯聚,他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不用隨時擔心,唐軍忽然之間就殺到他的面前。
李靖悄然進軍,殺到陰山,俘虜了突厥斥候,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失去了斥候,突厥便徹底的不知道李靖的存在。
等到唐儉抵達突厥那邊的時候。
頡利可汗看到唐朝的使者,笑了起來。
只是他還不知道的是,李靖的刀子,已經是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當天的突厥已經徹底的放鬆了戒備,而同時天氣出現大霧。一望無際之下,幾乎難以見人。
蘇定方登場了。
這是他前期為數不多能夠登場的時間,因為他本身的身份,不是特別的好。
蘇定方作為前鋒,率領二百餘人疾行之間,一路甚至摸到了距離牙帳只剩下七里的距離。
這個距離。
幾乎可以說是臉對臉,就快親上了。
蘇定方身先士卒,衝入牙帳之中,頡利可汗那是真的沒想到,不是都說漢人最講信譽的嗎?
怎麼到了他這兒,一點都不講信譽了?
但是沒辦法,他也不知道到底多少人,只聽到四周盡是喊殺聲,已經是嚇破了膽子。
急忙的就要逃跑。
主帥一跑,李靖隨後率領一萬士卒趕到,對於當下的突厥,自然就是一場慘烈的屠殺。
殺敵一萬,俘虜十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