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謀說的。
足以見得,當時的長安城是多麼的風起雲湧。
最後,玄武門之變轟然發生,只能說即便是沒有這次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去了洛陽。
那也就是朱棣第一,再復刻一次奉天靖難的場面。
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真的不是他的對手。
他就是當時註定的皇帝,他的功績,已經是說明了一切了。
話說到這裡。
李世民不由得連連點頭。
“當時之情景。也確是如同仙人所言,仙人所說,入木三分,我想傷人,人何嘗不想傷我?你死我亡之局面,已然無法挽回,不若雷霆一擊罷了!”
當然,這個多少還是給李世民掛上了篡位的帽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但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才讓李世民在後面越發的勤奮,越發的讓整個大唐,欣欣向榮。
其實說起來的話,也是個很有趣的事情,在清朝之前呢,大部分帝王對於自己做的那些事兒都是不怎麼在意的。
他們其實對於儒家的那一套看的很平淡。
殺個兄弟而已,這都是小事情,當年漢景帝劉啟,還是皇子那會兒,和吳王世子下棋,眼看著下不過了。
心頭火起,直接抄起棋盤把吳王世子給砸死了。
就這,其實大家也都沒說什麼,史書也是這麼記載的。
其實還是蠻有意思的,那些皇帝或多或少都有些隨意。
李世民自然也是不在乎的。
同時,若是不去說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不去說他的彪炳千古,非要將李世民說成是一個摘了隋朝桃子的人,那就更加的離譜了。
因為隋朝的那個爛攤子。
實在是很難讓人有摘桃子的慾望。
楊廣那時候,突厥就不可避免的坐大,這是很蠢的事情,但是楊廣沒去管......
間接的導致了後來突厥攻打唐朝。
也虧是李世民有一手,直接將突厥給肢解了。
至於大名鼎鼎的長安單人退突厥的傳奇故事嘛......
仁者見仁吧。
但隋朝實在是沒有什麼好桃子,因為當年楊廣開運河,征戰高句麗。
大概徵調了民夫七百萬左右,這些人死傷大半,整個中原直接凋零,叛亂四起,民不聊生。
等到大唐建立的時候,整個中原人口十不存一。
很離譜的一件事情就是,當時很多漢人活不下去,所以跑到了突厥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