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的這一番舉動,為朱慈炤成功解除了後顧之憂,只要崇禎皇帝在位一天,那麼毫無疑問,朱慈炤便會得到崇禎皇帝的支援。
而由此帶來的便利,那便是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北方經略了。
崇禎皇帝現在明顯已經名明悟過來,與其相信那些外姓的臣子,依靠他們替老朱家守江山,道不如依靠自己的兒子,將自己的兒子牢牢把握住。
只是,那日朝會之後,有一點讓人看不明白,那便是崇禎皇帝在朝堂上力排眾議,派了山東總兵劉不同北上。
而其他的幾個總兵,黃德功仍舊駐守應天府,掌京營。
劉良佐動了動,北上駐紮在宿州。
高傑,也動了動,由鳳陽總兵改為淮安總兵,防區也從鳳陽變成了淮安。
金聲恆則仍舊駐守揚州,卻又領了操江提督一職。
崇禎皇帝的這一番操作,令朝堂之上,大多數的朝臣看不懂,但是卻得到了首輔兼兵部尚書史可法以及次輔兼吏部尚書路振飛的支援。
首輔和次輔同時點頭,眾人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只是這心中也要早晚揣測,當今聖上到底在想什麼。
而奉命駐守淮安府的高傑,亦是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他本在鳳陽,前後皆無其他總兵,本是自由自在無人轄制,此時接到調令,前往淮安,前有劉不同二十萬人在前,後有金聲恆駐守揚州,卻是越發不自在了。
唯一一點讓他期望的,那便是淮安府的富裕,幻想著能有地方大戶吃拿卡要,可是來到此處他才明白,除了固定的糧草銀餉能領到,其他來錢的東西皆是不可能了。
因為淮安府朝廷早就已有留守在此,淮安府留守、指揮使康樂奇已在此經營月餘,高傑連城都進不去,只能接受調令駐紮在大河衛。
唉——
高傑自從接了調令,是煩得很。
崇禎皇帝這麼一番安排,看似僅僅只是調動了幾個總兵,但是卻成功地將知心人黃得功留在身邊,將兵員最廣的、同時也是名義上朱慈炤岳父劉不同派往了山東給朱慈照幫忙。
而劉良佐則住紮在最靠近前線的宿州,高傑同樣駐紮在山東南面的淮安府,也是前線;揚州府的金聲恆則阻擋來自大海的威脅。
如此一來,順天府北面、西北、沿海全都有了屏障。
……
這一天,崇禎皇帝卻是在武英殿設宴,獲得賜宴的不是別人,正是已經整軍月餘,馬上就要北上的劉不同。
這已是崇禎皇帝的老規矩了,想那孫承宗出征之時,也曾獲得崇禎皇帝的賜宴和囑託,周遇吉前往山西任總兵時,亦是被賜宴武英殿。
要說劉不同的經歷,也算在南直隸傳遍了各地,其一個小小的馬匪起家,只因碰上了崇禎皇帝,又因為其女兒要將朱慈炤綁回去做夫君,這便和崇禎皇帝攀上了關係,竟然一路坐上了一地總兵的高位,可謂是羨煞旁人。
人要說既然來了擋都擋不住,怕說的便是劉不同此人。
只是眾人不知道,朱慈炤之所以會選定劉不同輔佐崇禎皇帝,皆是因為他知道,在歷史上劉不同曾領著山東上萬響馬,抗擊過清軍。
現如今推他做總兵,也只不過是提前讓他接受歷史使命罷了。
而且,劉不同這個人是有能力的,因為很難想象,在原本的歷史,只三五個月的時間,劉不同這個小小的寨主,便能在山東等地,聚集了上萬響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