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這般問,自是無人敢說認識;再說這兩個人頭,被用石灰醃過,早已變得灰白,哪還有幾人能認識。
崇禎皇帝見無人答話,便自顧自的道:“此二頭,散發者,乃李賊麾下猛將項潛,此人又叫項伏鵬。”
崇禎皇帝從御座上站起,走下臺階,來到第二顆人頭前,道:“至於這顆長鬚的嘛,怕是在場有的臣工已然認出,此賊乃是我大明原來的總兵馬科!”
崇禎皇帝話音一落,在場臣子卻都吃了一驚,這幾日上朝,除了日常的勸說崇禎皇帝將朱慈炤召回外,那最多的便是修著《忠奸錄》。
這本《忠奸錄》,乃是為了記錄自崇禎皇帝登基以來在歷次戰爭中,包括北京城陷落之戰中,出現的忠臣和姦臣而修著的,目的就是為了懲惡揚善、宣揚忠義。
而這馬科,乃是不少臣子火噴的物件,不曾想,前幾日還曾噴過這廝大逆不道、當誅九族,今日,這廝的狗頭便被端上來了。
當真是……
當真是世事難料啊!
只是……陛下何時有了這等手段?
想那馬科傳聞投降李自成之後,被封伯爵,不僅沒有被收了兵權,還聽聞其頗受李自成重用,陛下是如何殺了他呢?
眾臣子思之卻是難以想通。
“哈哈哈哈,真是大喜事,真乃大喜事,此乃端午祥瑞也,臣賀喜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忽然一聲大笑,卻是路振飛開口。
他這個人,乃是皇黨,崇禎皇帝解了氣,他自然也是無比暢快。
而且,從馬科的這顆頭顱上,他還看出了許多,比如說,這人頭必是永王殿下獻上,再比如說,永王殿下實力已是不弱……
路振飛這般一笑,這些心思各異的大臣們,暗罵幾句路振飛拍馬屁,這才紛紛賀喜,齊呼萬歲,什麼天佑我皇,什麼天佑大明,什麼大明當興等等等等。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著實熱鬧了一會兒,彷彿這兩顆人頭已經不是馬科和項潛,而是李自成這個賊首的人頭似的。
崇禎皇帝就這般負手站著,聽著周圍之人的恭維之話,臉上帶著微微的笑意,讓人看不出來他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麼。
直到聲音漸漸變小,崇禎皇帝才虛空點了點面前的人頭,道:“諸卿就不想知道是如何殺了這馬科,馬科的人頭又為何跑到這來?”
呃……
崇禎皇帝這般一問,卻是把在場的大部分大臣問得懵了。
你如何殺了馬科,我們是好奇,但想來,左右不過是你那些錦衣衛番子乾的。
你在皇城之中,我等正人君子看護的好好的,既沒有政令發出,也沒有調令調集幾個鎮的總兵前去收復失地,這還用猜嗎?
難不成是您皇帝老人家夢遊殺了馬科?
一部分臣子卻是心中暗笑,如此簡單的問題,卻是難不倒我等。
只是他們沒有在意,少有的幾個明白人,此時臉色都不知變了幾變。
無論明白還是不明白,這個時候崇禎皇帝賣關子,自是無人可以戳破,全都是一副洗耳恭聽狀。
崇禎皇帝見無人答他,似是猜到了這個情況,一字一字道:“為大明,為朕,獻上如此大捷的,非是外人,乃是帝子皇孫,朕之四子,永王朱慈炤是也!”
什麼,竟是留在北地的永王?!
就那個十三四歲的四殿下?!
這不是假的吧?
很大一部分大臣聽得心中驚訝,臉上自然而然也是不信之色。
崇禎皇帝將眾人的表情收在眼中,不屑的哼了一聲,咧了咧嘴角,坐回到御座之上,接著道:“諸卿沒有聽錯,便是那個護我周全、送我南下,後又返回北地,經略抗擊李賊之事的永王朱慈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