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說到崇禎皇帝派了一眾的官僚前來探視遠在北地的永王朱慈炤,朱慈炤的小政府因為準備不足,被貿然前來的一眾南方官僚們打了個措手不及。
所以侯峒曾只得將這些人暫時扣押起來。
可是卻也又殺不得,只得等著朱慈炤回來再做決定。
一時,這些原本乃是朝堂名嘴的老爺們竟被關押了三日之久,可謂惶惶不可終日。
……
鹽山縣衙門。
朱慈炤風塵僕僕的回來,洗了一把臉,便在一眾屬下的擁簇下在主座上坐了下來。
侯峒曾先是興高采烈祝賀了朱慈炤勝利歸來,朱慈炤又講了講此行收穫和接下來的一些部署。
侯峒曾等人便你一言我一語的將崇禎皇帝派人來的事情一一和朱慈炤說了。
“尊上,當務之急,還是早做決斷為好,不然下官的這些同僚們必是一個大患!”
侯峒曾待朱慈炤飲了一口茶水,起身說到。
朱慈炤放下茶碗,看了一眼侯峒曾,見他臉上坦蕩,但卻目漏兇光,知道這是他的心裡話。
其實自從兩人交心之後,侯峒曾說話便這般毫無保留了,絲毫不在意自己的言語是否會在主君面前留下什麼不好的印象。
朱慈炤知道他的性格,要不然這位能力十足的酷吏,也不能在歷史上只做到京師府尹就升不上去了。
能力有,說話不好聽。
“沒有一人是能為我所用之才?”
縱使知道侯峒曾識人不俗,朱慈炤還是有些不甘心。
侯峒曾緩緩搖了搖頭,捋了捋下巴上的鬍鬚,道:“非是下官嫉賢妒能,此次來的這些人,皆是能逞口舌之利,而無實幹之人,放在身邊,只會亂了和氣,徒生齷齪……”
說到這,侯峒曾頓了頓,便又道:“若是尊上不忍殺之,就不如外放雜事衙門,做一文筆小吏或小縣知縣,想來倒也夠用。”
“正巧,依照尊上計,這山東畿南等地,日後收歸囊中,必是缺少一方牧員,而新整備的軍中,也多是粗淺之人,少有人懂得賬目文書,這些人也可任之。”
一旁的黃淳耀也是一臉微笑的撫須點頭道。
兩人臉上皆是帶笑,雖是和藹,但是所謀卻已是將原本的同僚,原本需要自己仰望的同僚賣了出去。
“嗯——”
朱慈炤對這兩位老狐狸並沒有什麼反感,只要自己能駕馭得了,二人皆是為了百姓,也就夠了。
揉著太陽穴想了想,點了點頭,便道:“依先生所言。”
侯峒曾應了一聲,見朱慈炤眉頭似有不展,和眾人對視了一眼,便猜測到這位少年王爺心中所想。
緩緩開口道:“尊上不必為此擔憂,我等若是圖大事,必然要用朝堂或在野計程車紳,只需把握一個度即可,若是一個士紳不用,讓他們看不到希望,事事也是難為。”
朱慈炤點了點頭,知道他所說是何意,但是在朱慈炤的設想中,自己的新興政權要全都是新興的力量,以打破舊勢力對政權的控制。
可是現實顯然是行不通的,一來有李自成這個前車之鑑,二來也是朱慈炤勢單力薄,槍桿子不硬,這建立的政權雖是新興階級,但是說到底,也只是在這鹽山無主之地才行得通。
說到底,還是時日太短,作為太小,很多想法和計劃,尚不能付諸實踐。
“待大事一成,山河無恙,尊上威勢無雙,效仿太祖高皇帝治胡惟庸之獄亦是無什不可。”